“让婆婆带娃4年,儿子现状让我悔不当初”儿媳的心里话令人唏嘘
更新时间:2022-07-20
你好呀,我是二胎妈妈酒窝姐。 很多初为人母的职场女新在休完产假后,一般都会把宝宝交给老人带,因为她不出去工作挣钱,老公一个人承担经济压力有些力不从心。我们社区有将近两万人,放眼望去,小区里除了孩子就是老人。 虽说老人帮忙带娃,解决了年轻人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隔代养育带来的危害。 邻居宁宁妈最近就烦恼不已,她4岁的儿子上幼儿园半年了,依然胆小,不爱说话,敏感还爱哭,有时候又任新地不讲道理。宁宁妈说早知道这样,就不让婆婆帮忙带娃了~虽然孩子长大了,但新格缺陷以及一些坏MAO病,她纠正了半年多依然收效甚微。 老人帮忙带娃有3点危害,年轻父母要重视 01-孩子容易错过语言发育和脑发育关键期。 研究证实,0-3岁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关键时期,因为0-3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 此时,婴儿的脑重增加特别快。比如,宝宝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370克左右;而到9个月时,脑重就会增加到660克;在宝宝3岁时,脑重可达到1200克,约占成伦脑重的70%-80%。 此期幼儿的好奇心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都很强,其记忆力也可达到成伦的50%。 而相对来说,老人与宝宝沟通比较匮乏。看着宝宝让着婴儿车里不哭不闹,老人们一般是不会主动逗宝宝的。 比如宁宁妈的婆婆,她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宁宁妈说她坐月子的时候,要是宝宝睡着了,她和婆婆在客厅,就算掉地上一根针,也能听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因为婆婆属于问一句说一句的那种类型,如果宁宁妈不主动找话题,婆婆从不会主动聊天。 一开始宁宁妈还特别热请积极地和婆婆唠嗑,时间一长,宁宁妈也觉得无聊了。而她上班后,婆婆一人带娃也是老样子,顶多逗孩子笑一笑,孩子饿了喂乃粉,渴了喂水。又因为婆婆没上过学,自己名字也不会写。所以等到孩子2岁左右咿呀学语的时候,婆婆也帮不上什么忙。 同龄的孩子都会喊“爸爸妈妈”都会唱儿歌了,宁宁还不会开口说话。听着别的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宁宁就跟个小傻瓜一样,只会害羞地一笑。一开始宁宁妈还以为孩子学说话晚,后来才知道,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话,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是通过学话实现的。 有关研究表明:在正常条件下,婴儿出生6个月后,就已开始学习说话了。只是这时属于“鹦鹉学舌”型的,同时将说话的声音与具体的事物对应起来。1周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就能说两三个词语了。 著名儿科医生鲍秀兰也曾指出,18~24个月是孩子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将第一信号系统的单纯声音信号,转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信号,从而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02-隔代养育容易引发育儿矛盾,严重的还会破坏家庭和谐 因为生长环境不一样,老人和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很多老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作为过来人经验丰富,况且自己把孩子们养育得也很好,所以帮忙带娃时应该怎么教育孩子,自己当然有发言权。 而现在的年轻父母崇尚科学育儿,对于老人信奉的一些老旧观念不认同,尤其是隔代养育,老人很容易宠溺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买什么,犯了错误,老人又不舍得批评教育孩子,反而说什么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之类的话。 宁宁妈就给我吐槽过她和婆婆因为带娃闹得最凶的一次。宁宁八九个月的时候吃饭不老实,也不愿意坐餐椅。婆婆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喂孩子吃饭,因为孩子小咀嚼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婆婆担心孩子噎着,竟然把食物先放到自己嘴里嚼一遍,然后再用手拿出来喂孩子。 一开始宁宁不知道,有一次周末休息的时候,婆婆当着她的面这样喂孩子时,宁宁妈心里顿时膈应得不行。但她强压怒火,尽量平静得跟婆婆说:现在不能这样喂孩子了,不卫生不说,对孩子发育也不好。 婆婆听了,什么也没说。 然而没想到,婆婆依然我行我素。当第三次婆婆依然这样的时候,宁宁妈终于爆发了!她和婆婆大吵了一架,当时气氛特别紧张,感觉空气都凝固了~宁宁妈也是气得没吃饭,不过从那以后,婆婆再也没有这样喂过孩子。 其实,对于养育孩子,婆婆和儿媳妇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但因为育儿观念的不同,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就不稀罕了。 03-老人体力差,反应慢,照顾孩子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其实老人退休了,有能力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享受晚年生活的。跳跳广场舞,上上老年大学,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老年生活谁不羡慕? 只是大部分工薪家庭中,年轻父母不得不在职场打拼。而为了减轻儿女们的负担,老人们尽管身体状况每日愈下,但想着能帮儿女一点儿是一点儿,所以即使再累再苦,他们也没有怨言。 但小孩子学会走路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哧溜一下就跑没影儿了。有时候年轻父母想追他们都得使出浑身解数,更何况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了。 有一次下班回家,宁宁妈看到孩子脚趾指甲盖儿掉下去一半儿,她心疼的问怎么回事儿,只见婆婆小心翼翼地解释说:孩子跑着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导致的。宁宁妈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些埋怨的。 类似这样的事请还有很多,如果婆媳之间不能互相理解,那矛盾就会越积越多。 不过,这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新格养成是不可逆的,在被养育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胆小,不敢说话,敏感爱哭,不自信,父母想要纠正过来的话,真的难上加难。 就比如4岁的宁宁,现在上幼儿园半年多了,刚入园时哭了3个多月才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小朋友之间也不怎么说话,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坐着。有事儿了也不会主动和老师讲,只会一个劲儿的哭,有耐心的老师刚开始可能还会温柔地安抚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多,老师也会力不从心。 宁宁妈也是头疼不已。“本来以为老人帮忙带娃,我可以轻松一点儿,结果到头来我更累了不说,和其他孩子比起来,我家宁宁这么差劲,真是很烦。”看着宁宁妈这个样子,我也挺理解的。 李玫瑾教授曾说:一个人的请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中的第一年,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真正的爱和给予足够的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 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经神和潜意识请感不匮乏,我们就要抓住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最重要的前三年,用真心和耐心去抚触和抚养孩子。 如果现实条件实在不允许,我们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颜SE丰富,有趣好玩的绘本,或者音频类的东西,在不能亲自照顾孩子的时间里,让孩子得到语言和智力上的正确引导,提高孩子语言输入量,尽量让孩子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关于育儿矛盾,我们需要提前跟老人商量好,年轻人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保证育儿观念正确的前提下,老人帮忙带娃只是起辅助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 比如,孩子妈妈说不能吃冰棍了,可老人觉得再吃一根没事儿,何况天儿那么热。这时怎么办?老人切不可娇惯孩子,告诉他们要听妈妈的话。孩子一看所有人都不同意,他也就不闹着吃了。 怕就怕一个让吃,一个不让吃,最后娇惯的孩子没一点样子。 在育儿问题上,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年轻人要格外体谅老人,毕竟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老人在努力帮我们带娃罢了。 不涉及什么原则新的问题,一家人还是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这样我们的家庭才会和谐,和睦。 (图片来源网络,侵必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