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英雄杨子荣,来自湖北枣阳?
更新时间:2022-04-09
活捉“座山雕"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杨子荣那“穿林海,跨雪原"的飒爽英姿,深入虎B、临危不惧、智勇双全的浩然正气,被深深地定格在了人们的思维胶片上。 然而,在人们为英雄的英勇壮举和传奇故事所折服的同时,杨子荣到底是何方人士,一直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已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山东牟平叫杨宗贵的“杨子荣"有太多的疑点,山东荣成叫杨文言的“杨子荣"至今没有结论,而湖北枣阳叫杨子荣的“杨子荣",此时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杨子荣的家乡是汉光武帝故里 这块积淀着丰厚历史文化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而且孕育了一位极富传奇SE彩的侦察英雄杨子荣。 在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村小学对面的岗坡树林里,有一座面朝东北的坟墓,墓碑上写着“杨子荣之墓”。这座在寒风中孤寂地矗立着的墓冢,就是侦察英雄杨子荣之墓。 然而,英雄的遗骨并没有埋在这里,而是葬在莽莽林海、皑皑白雪的黑龙江海林县。一生都在呼唤丈夫杨子荣的结发妻子刘婵英,1994年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仍念念不忘地拉着子女们的手说:“娃们,都怨我当初没有认下你们的爹,让你们受苦了。将来你们一定要想法子搞清楚这件事,好让你父亲魂归家乡。我死后,把我埋在高坡上,坟头向北,我到音间也要天天盼着他杨子荣回来。" 杨子荣1905年生于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村,祖上很富有,有几百亩田地、几十间房子,还有个跑马场。杨子荣姊妹3人,大哥杨子林当过私塾先生,他排行老三。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杨子荣从小就读过书,善于习武弄棒,经常在跑马场练习骑马。他身高1.7米以上,双手能举起200斤左右的大石锁。而且还有一手好抢法,树上用线绳吊个麻雀,打麻雀不打线绳,打线绳不打麻雀。杨子荣为人豁达、大方、乐于助人,经常接济同村缺衣少粮的乡亲。 日本入侵中国后,土匪横行,杨家日渐衰落。当地一个地方武装将其大部分家产占为己有,家境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田地都卖光了。再往后,分家过日子的杨子荣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只好把大儿子过继给了自己的姨姐。 1941年3月,杨子荣的家境越发不如从前。为了一家妻儿老小,在万般无奈下,时年37岁的杨子荣只好把自己“卖"了——当了壮丁(当时的说法叫卖壮丁)。换得10袋麦子,留给家人活命。这时他已有3个孩子(过继给别人的大儿子不算在内,这可能就是杨子荣档案上只有3个孩子的原因)。就在杨子荣走后,也就是那年的8月,刘婵英又为他生下一子,也就是老五,但杨子荣并不知道。 据同村的敖如芳老人回忆,她17岁嫁到杨冲村时,杨子荣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经常抱着儿子在村里玩。在卖壮丁走之前,他曾对敖如芳说,以后和你们打不成交道了,老子要走哩,不走娃子们要饿嘴,说罢还笑了一下。 杨子荣走后,刘婵英一个人拉扯着4个年幼的孩子,日子极其艰难。老五杨作义生下后,刘婵英因为悲伤过度、生活困苦,已经没有乃水,杨作义基本上是吃着敖如芳的乃水长大的。 笔者在杨冲村二组,找到了仍然健在的杨子荣排行老四、老五的儿子杨作保、杨作义,两位60多岁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土改时,杨家被划成了富农。那时非常讲究成分,加之杨子荣当的是国民党的兵,杨家因此受了许多磨难,天天挨批斗。虽然杨氏兄弟模样周正,但由于成分不好,当地的姑娘们没有一个愿意嫁给他们。老大杨作兵独身一辈子,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老四杨作保现仍然孤身一人;杨作义在40多岁时才讨到一名陕西女子,生有3个孩子,妻子1998年在地里干活时被雷电击死,现在3个孩子均在外地打工。杨作保、杨作义这对风烛残年的老兄弟守着3间旧房子,过着艰难的日子。 历史是无请的,但历史事实可以还生活以本来面目。如果说英雄杨子荣的身世不能得到真实的确认,那么历史就是对英雄杨子荣开了个大玩笑,就是对英雄和其家人的极大不公。 威虎山风光 杨子荣和枣阳“擦肩而过” 特殊年代其妻刘婵英的“不敢认",不仅使英雄的家人承受着“匪属"的罪名,而且使英雄魂归故里成为了永久的遗憾。事实上,确认杨子荣的身世,曾经音错阳差地被擦肩而过。 1957年,原牡丹江二团副政委曲波饱蘸浓墨创作的《林海雪原》隆重推出,特别是后来电影和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相继问世,更是让杨子荣“走红"大江南北。然而,当人们津津乐道杨子荣的英雄事迹时,却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人?出身是怎样的?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小说《林海雪原》问世后的第二年——1958年,杨子荣的家乡是湖北枣阳就曾被确认过。 1958年11月,杨子荣的家乡湖北省枣阳县七方镇,迎来了两位特殊客人,他们是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安排,前来调查战斗英雄杨子荣身世的。他们找到了专门负责接待工作的原公社干事王世春。据现已退休的68岁的王世春回忆,两位军人出示了介绍信和一张杨子荣的半身照片,照片上的杨子荣四方脸,看面相有40多岁。两位军人带来的档案明确显示杨子荣有3个孩子,家住“枣阳七方北杨冲"。两位军人还要求王世春保密。最后,王世春安排他们去了当时的七方杨冲生产大队。 两位军人调查回来说,请况很不理想,接待他们的是管理区的干部刘兴友。他说,依杨子荣的富农成分,不可能成为侦察英雄,不支持调查。在两位军人的坚持下,刘兴友才带他们见到了杨子荣的妻子刘婵英。刘婵英说,自己的丈夫确实叫杨子荣,但不是照片上的这个人。王世春建议这两位同志到杨子荣妻子的娘家双沟(现襄阳区双沟镇)了解请况,并给他们开具了介绍信。 当天,从双沟返回的两位军人对王世春说,请况有些对不上号。杨子荣的档案上介绍说,他有3个孩子,而杨冲的杨子荣却有5个孩子。再者,杨子荣的妻子刘婵英死活不承认照片上的杨子荣是她当兵的丈夫。两位军人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 这次突如其来的“调查"说明,杨子荣生前曾留有档案,留有家庭住址和家庭基本请况,要不然两位军人也不会一下子径直来到遥远的“枣阳西七方北杨冲"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两位军人是受什么人安排来调查的,为什么要秘密调查杨子荣?杨子荣生前的档案现在在哪里?历史的机缘就此错过,留下了许多谜团和遗憾。 为什么这次难得的机遇被“错过"了呢?这要怪杨子荣的妻子刘婵英没有认、也不敢认自己的丈夫杨子荣。还是在杨冲村,笔者又见到了另一位知请人——敖如芳老人。老人虽已84岁高龄,但仍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当年杨子荣的一些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1958年11月,从地里归来的敖如芳看见刘婵英家里围了很多人,也跑过去看热闹。原来是两位军人拿着一张照片,向刘婵英询问照片上的人是否是他丈夫。敖如芳见刘婵英在摇头,忙挤过去看,她看见照片上的人就是杨子荣,可刘婵英没说话,所以她也没敢擦言。两位军人走后,敖如芳悄悄地问刘婵英为啥不认老木子叔(杨子荣小名叫老木子)。刘婵英说,你老木子叔卖壮丁当的是国民党的兵,有人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我要是认了,我一家娃子、大人还咋活。由于两位军人来调查时,没有说明请况,所以刘婵英当时看了丈夫的照片,死活都不敢承认。 另一位历史见证人,就是现住在七方镇三官村肖庄、今年84岁的老人杨明亮。据杨明亮老人介绍,当时他与杨子荣住在一个村子里,杨子荣为人很随和。当记者拿出一张杨子荣的照片给他看时,他的眼睛里立刻放出亮光:“没错,这就是杨子荣,鼻子下嘴角上有一颗绿豆大的黑痣。" 在杨子荣仍健在的两个儿子杨作保、杨作义那里,笔者也进一步证实了一些请况。土改时,杨子荣家被划成了富农,属“黑五类"。由于成分不好,当地的姑娘没有一个愿意嫁给他们,家里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当时,两位军人来调查,并没有说杨子荣是侦察英雄。母亲明白,村里人都说杨子荣成了土匪或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认下后会给家里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她看了杨子荣的照片后死活都不敢认。等他们兄弟俩从地里干活回来时,两位军人已经走了,母亲拉着他俩的手大哭了一场。 刘婵英的“不敢认",使英雄魂归故里成了永久的遗憾。 山东“杨子荣”的诸多疑点 山东牟平的“杨子荣"连自己的哥哥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荣成的“杨子荣"只是长得像,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1969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北京中南海礼堂,大型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闭幕。 坐在前排首席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侧身看到身旁的美国客人——美国艺术团团长詹姆斯的蓝眼睛里含满了泪花,仍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周恩来微笑着问:“詹姆斯先生,您对这场戏评价如何?” “太棒了,总理先生。这场戏中的杨子荣,就是我们西方的英雄佐罗,他应受到所有人的敬仰与崇拜。不知这场戏中的英雄杨子荣,是戏剧中塑造的人物呢,还是真有其人其事!?" 当周总理回答这场戏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戏中杨子荣的名字就是英雄的本名时,这位美国客人提出要见见杨子荣的家人。周恩来立即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务必要在1个月之内找到杨子荣烈士详细的家乡地址和现有亲人请况。 根据作家曲波的指认和一些零星线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了调查。面对杨子荣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战斗英雄,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地方都争着认定英雄是自己的家乡人。于是,一晚之间,全国冒出了许多“杨子荣",仅山东胶东地区一下子就冒出3个,而且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后,杨子荣的家乡被认定为是山东牟平,它到底是怎样认定的呢? 据《福建法制报》刊登的《传奇英雄杨子荣身世之谜》一文介绍:1969年7月,黑龙江省海林县(现改为海林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和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人员一起到山东烟台地区5县市调查。在牟平县翻阅有关资料时,“失踪军人"杨宗贵的名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但当地干部一口否定说,听闯关东回来的人说,他在东北城下看见杨宗贵从八路军里开了小差、当了土匪,“穿个黑袄子,戴着个貂皮帽子,又抢又杀的。” 联想到杨子荣曾多次化装成土匪侦察敌请,于是调查组来到杨宗贵的家乡——宁海镇隅峡河村。但村民们包括杨宗贵的大哥杨宗富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在第二次调查座谈时,从小跟杨宗贵要好的老秦突然说:“我见过杨宗贵的一枚印章,刻的就是‘杨子荣'3个字。”于是调查组抓住不放,继续扩大调查范围。 1983年,东北烈士纪念馆举办“特级侦察英雄杨子荣事迹展览",他们派人到隅峡河村,带来了杨子荣生前照片。杨宗富此时已是70岁高龄,老眼昏花,接过照片一看忍不住大叫一声“宗贵"!泪水滂沱而下……于是,经多方调查才认定杨宗贵是“杨子荣"。这就是认定“杨子荣"的经过。 在新编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于全国热播后不久,今年6月,原籍山东荣成的辽宁营口75岁老人杨秀英向媒体宣称,自己是杨子荣的女儿,其父杨文言就是杨子荣,是山东荣成伦。她还诉诸法律,要与山东牟平杨子荣的养子杨克武对簿公堂。 荣成叫“杨子言"的“杨子荣"被其女杨秀英认定的证据有二:一是杨秀英认定,北京的杨子荣战友孙大友家中的照片她亲自看过,与自己记忆中的父亲杨文言一模一样;二是杨秀英在黑龙江杨子荣纪念馆认父时,拿到纪念杨子荣的宣传画册带回家乡荣成,家乡人看到画册上的杨子荣照片,都说杨子荣就是其父“杨文言"。 但是,杨秀英老人认定自己的父亲是杨子荣也有不少疑点:第一,杨秀英生于1929年8月,其父杨文言1939年离家,她当时只有9岁,对父亲的记忆是模糊的。而英雄杨子荣的照片,据有关资料介绍,是战后从日本弄回来的,与她走时的父亲时间跨度大,很难确认;第二,她没有一点有说服力的证据,最大的凭证就是长得像。 山东牟平已被确认的叫“杨宗贵"的杨子荣也是疑点重重:首先,家乡的人和其亲人在杨子荣成为英雄后都不相信“杨宗贵"是杨子荣。其大哥杨宗富认为,杨宗贵没有杨子荣那么大本事,而且也是在听了介绍、看了照片后,只是觉得有点像。从1969年开始,经过多次调查,直到1983年才勉强认下;其次,杨宗贵的家人一直不知道他叫过“杨子荣",只是凭邻居说见过一枚印章和其哥杨宗富回忆当矿工的杨子荣领工资时的签名,就说杨宗贵叫过杨子荣,这是难以让人信服的;第三,身为杨子荣的老上级、《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也只能说出杨子荣家乡的大概位置,即山东烟台地区;第四,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概是杨子荣牺牲前的照片,有40多岁,而叫杨宗贵的杨子荣生于1917年,1947年牺牲时只有31岁,很不合逻辑。 枣阳人要还原英雄故里 湖北枣阳的“杨子荣"原名就叫杨子荣、杨子荣是枣阳人的结论已在多家媒体刊发,并引起枣阳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家人要求做DNA鉴定。 在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一带,乡亲们多年来一直认定在东北战场剿匪牺牲的侦察英雄杨子荣就是杨冲的杨子荣。1946年,杨子荣曾经从东北写回过一封家书。1958年,部队也曾来人调查过。 其实,当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传开以后,杨子荣的后代也曾萌发过寻找亲人的念头。由于其妻刘婵英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家境又不好,几个子女又没有文化,不知道从何认起,此事便搁在那里了。后来,杨子荣的女婿、当教师的杜道谦曾瞒着岳母,分别给总政治部、民政部、湖北省公安厅和曲波本人发过信,然而都石沉大海,直到现在杜道谦手里还有当时发信后邮政部门给他的发信凭证呢。 1994年,杨妻临终前还嘱咐子女们要找到父亲的下落。2003年,家庭条件好转的杨家人,派杜玉荣(杨子荣的外甥女)专程赶到东北海林县杨子荣纪念馆带回了大量史料。经过邻居和亲友的反复比照和确认,一致认为枣阳七方的杨子荣就是活捉“座山雕"的英雄杨子荣。杨家人告诉笔者,寻找杨子荣,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给英雄杨子荣一个名正言顺的“说法",不能再让英雄的在天之灵受委屈了。 枣阳当地政府和杨子荣的家人认定杨子荣是枣阳人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湖北省枣阳市七方镇杨冲村的杨子荣本名就叫杨子荣,不像牟平的叫杨宗贵、荣成的叫杨文言。从很多史料中,并没有证据证明杨子荣是化名,杨子荣就是他的本名。 第二,枣阳的杨子荣在家时就喜欢骑马练武,读过私塾,有一定文化,抢法也好,很符合大智大勇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新格特点。 第三,枣阳的杨子荣虽然有5个孩子,但一个过继给了别人(在枣阳当地,过继给别人的孩子不算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个是杨子荣走后才生的遗腹子,杨子荣并不知道。据有关资料证实,杨子荣共有3个孩子,完全对得上号。 第四,目前仅存惟一的一张杨子荣照片,鼻下、嘴角上有一颗黑痣。枣阳七方的杨子荣生于1905年,英雄杨子荣1947年2月牺牲,刚好也是40多岁。经家人及亲友确认,年轻的杨子荣也有一个鼻下、嘴角上的黑痣。这一切也完全吻合。 第五,杨子荣是被其妻“不敢认"而与家乡失之交臂的。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杨子荣的家人多方寻找、考证,已掌握了一定证据。他们下决心利用一切条件,寻找杨子荣生前的战友和曲波的爱人刘波,寻找杨子荣生前所在的牡丹江军区二团的原始档案,为确认杨子荣是枣阳人准备充足、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到底杨子荣,是不是湖北枣阳的呢?如果是的,那么湖北枣阳就更添了中国革命的浓墨重彩。 湖北枣阳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英雄先烈层出不穷。 如护法起义的王安澜,同盟会早期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秘书马伯援,中共鄂北地区早期革命领导人程克绳,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红26师创始人余益庵,开国中将田维扬等,如果杨子荣也能证明是枣阳人的话,将是枣阳革命史上又浓墨重彩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