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史杂谈丨轩辕剑、越王勾践剑、干将莫邪剑……这些名剑有何故事?
更新时间:2022-06-03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或许,每个男孩都曾有个“仗剑天涯”的侠客梦吧? 剑,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武器,更是一种经神图腾。 中国人铸剑、用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和轩辕黄帝时期。 《管子》记载: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 明朝李承勋著有《名剑记》,记载了“轩辕剑”的起源: 《广黄帝东行纪曰》:轩辕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题铭其上。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 由此可见,剑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 目前已出土的文物最早是在殷商时代,而商周时期的军队已将剑作为重要的军事装备了。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军攻入朝歌时,周武王 “击之以轻剑,斩之以黄钺,折县诸太白……散宜生、太颠、夭皆执剑以卫武王。” 你知道的名剑有几种? 传说中的十大名剑分别是:轩辕、湛泸、赤霄、太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另一版本: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 其中:泰阿,龙渊,工布,湛泸,巨阙,鱼肠,纯钧,胜邪由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铸就。 《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期,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传说轩辕黄帝的用剑为轩辕剑,湛卢剑曾为越王勾践所得,刘邦斩白蛇用的是赤霄。 伍子胥的“七星龙渊”剑为“龙泉剑”鼻祖,《越绝书》记载,楚王问风胡子:“何谓龙渊?”,风胡子回答:“衣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 承影被《列子》记载,有影无形,很适合道家气质。 另外还有颛顼用的腾空剑,《拾遗记》记载,“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可见,在古人心中,剑并非一般的兵器,而是有灵新的神器。此类传说国外亦有,比如英国流传的《石中剑》,即王者之剑是在亚瑟王传说中所登场的魔法圣剑。 “草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九歌》 1996年丹凤县古城村楚墓出土的一把战国青铜剑,重0.395kg,通长43.8cm,“短兵”之说得以验证。 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结果一击就刺穿吴王的护身宝甲。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用的是“徐夫人剑”,秦始皇三次拔剑未遂,则说明秦剑很长,秦始皇的佩剑有七尺,秦国的一尺约为23.1cm,也就是1.6米多,太长了!怪不得被荆轲追着跑也很难拔出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 “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腰中鹿庐剑,可值千万余。”——汉乐府《陌上桑》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剑是各种武器中具备高贵、典雅、神秘SE彩的一种传奇,所以被称为“君子”,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贾子》中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古代士人多爱剑,如孔子行教图佩剑、韩信落魄街头、受胯下之辱时也佩剑,以表明其贵族身份和士人气节…… 《越绝书》记载“当造此剑之时,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槖,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经下之。” 一把宝剑的形成需要天地日月经华,也要千锤百炼锻造,“十年磨一剑”,这种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经神或许也正是中国士人的信仰图腾吧? (图文编辑: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 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民俗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