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孙膑!
更新时间:2022-06-04
围魏救赵一一孙膑! 提到孙膑,很多人都会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一一“围魏救赵”。在历史上,“围魏救赵”不仅排在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而且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354年,魏国的大将庞涓率领大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眼看城门失守,赶紧向自己的盟国齐国求援。公元前353年,齐国的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军师孙膑建议:避开当时魏、赵交战的邯郸,趁魏国大军出动,都城空虚,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田忌采用了这一战术,庞涓得知都城大梁告急,只好撤邯郸之围,紧急回师援救。田忌、孙膑命令齐军埋伏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一带,以逸待劳,将魏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国大将庞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不过,在“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着更多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 我们知道,在桂陵之战中,魏国大将庞涓一败涂地,被齐军生擒,按照古时战场上的规矩,大将被擒获后,要么归降,要么杀掉。可是庞涓不一样,他很快就被毫发无伤地放回了魏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庞涓与孙膑曾师从同一个老师一一鬼谷子,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是同门师兄弟。当初庞涓学成下山,投奔了求贤若渴的魏惠王,拜为大将,在魏国与秦国的战争中打得秦军节节败退,取得了赫赫战功,与魏国相国公叔座一起,辅佐魏国成为当时足以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诸侯霸主。一时飞黄腾达的庞涓曾向师弟孙膑承诺,将来一起打拼,有福共享。 后来孙膑学成下山也来到魏国,庞涓却已不是当年的师兄庞涓了。因为害怕更有才华的孙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庞涓想尽办法排挤孙膑,害得孙膑获罪下狱,遭受了膑刑,被挖去膝盖,后来不得不靠装疯卖傻才保住新命。 孙膑在这样的境地中依然没有心灰意冷,他趁齐国使臣到达魏国时暗地里会见使臣。齐国使臣折服于他的才华,偷偷将他送到齐国。齐将田忌知孙膑之才,极为敬重,待为上宾。之后,孙膑以他的才华征服了齐国上下,被齐威王拜为军师,与田忌成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只是他们显赫军事生涯中的一幕而已。 公元前341年,魏国征讨韩国,庞涓率军队直攻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韩国也向齐国求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一次齐威王又派出了田忌和孙膑,而田忌和孙膑又一次用了13年前围魏救赵之计,庞涓则又一次中计了… 不同的是,这次的庞涓并不像上次那样不知道对手是孙膑,在仓皇之间中了埋伏,而是正面与孙膑对决,准备报当年的一箭之仇。然而二人比拼计策之下,孙膑使出疑兵之术,采用“增兵减灶”的计策M或魏军。 结果,求胜心切、孤军深入的庞涓,于天黑时追到马陵(今山东莘县),发现一棵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让人点燃火把查看,见树干上写着几个大字一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大惊失SE,紧接着周围埋伏的齐军骤然万箭齐发,此时,庞涓方知自己中了孙膑有兵之计,败局已定,无力回天,羞愤之下自杀身亡。 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力一落千丈,再也没能重振霸主之风。而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社会经济、军事各方面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亲自来到齐国,卑躬屈膝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历史上的“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齐国取代魏国成了当时天下真正的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