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胯下之辱——韩信!

说到韩信,“胯下之辱”的典故可谓人人皆知。虽然这个故事有着不同的细节版本,但大致都是说韩信受了一个市井无赖的侮辱,被迫从对方胯下钻了过去。

对于此事,《史记》中的记载是:韩信年少时,一群泼皮无赖在街上欺负他,其中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虽然你体格健壮,喜欢带刀佩剑,但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我现在打DU你不敢用佩剑刺我,你要是敢,所有后果我自己承担,你要是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想了想,俯身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当时集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认为他既胆小又懦弱。

对于这件事,无论是韩信本人还是史书里,都没有做过解释,不过史书里却记录了另外一件事请: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大将军之后,又回到当初那个集市,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屠夫。

可想而知,这个屠夫当时一定是万念俱灰,以为这回自己必然是要大祸临头了。然而韩信却并不是回来杀他的。

相反,韩信让这个屠夫在自己手下做了一名护卫,并且告诉他:没有当日的胯下之辱,便没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应当感谢你才对。

其实,以韩信当年的能力,刺死这个屠夫想必也并非难事,但是正值年少血气方刚的韩信,在这般侮辱之下,居然还能保持理智,并且做出甘愿受辱的举动,这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韩信的胆怯,而是他令人恐惧的野心。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特意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想必也正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驾崩后,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抗暴秦的统治,顿时一呼百应,刘邦、项梁项羽叔侄等纷纷起兵,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多次进言献计,可惜项羽刚愎自用,暗地里非常瞧不起韩信。韩信心知肚明,转而投奔刘邦。

但当时刘邦并没有意识到韩信的才华,没有重用他,心灰意冷的韩信一度不辞而别。而刘邦的重臣萧何却深知韩信的能力,他听说之后,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萧何用了一晚的时间才劝服韩信,并对他许下了承诺,将他带回营地。

这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从此被人们记住,成为英雄惜英雄的传世佳话。把韩信追回来之后,萧何还不忘叮嘱刘邦:“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时态度轻慢,没有丝毫重视的意思,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郑重地挑选一个日子,搭起一座高坛,自己事先斋戒,并且严格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于是,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斋戒沐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此后的韩信如鱼得水,发挥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第二年十月,在垓下迫使项羽自刎,帮助刘邦终成霸业。可以说,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其中决定新的人物是韩信。

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韩信始终是冲在第一线的,一直到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可谓战功累累;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刘邦对他给予了最高的评价:“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样的表扬对于任何一个武将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当时的韩信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作为将帅,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梦想,他从项羽麾下转投刘邦,甚至做好了刘邦不重用自己就继续寻找明主的准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最终的名誉,他也确实实现了梦想,不仅成了一代名将,而且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可谓此生无憾。

然而,正应了那句古话:“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被解除兵权,没过多久又莫名其妙地被人告发谋反。

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把韩信调到洛阳,降为准音侯。

公元前197年,陈豨自立为王。刘邦就亲率大军前去征讨举兵谋反的阳夏侯陈稀。当时的韩信推托自己有病在身,就没有一同前往。实际上,此时的韩信对刘邦已经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早晚要死在刘邦之手,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韩信准备在某一天的深夜,假传圣旨,释放囚牢里的所有奴隶和犯人,杀掉吕后和皇太子刘盈,共取天下。然而,这个计划不慎被吕后知道了,她和萧何秘密商议,由萧何出面,设计骗韩信入宫。

因萧何是韩信仕途的引领者,韩信自然对他未加防范,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拜见吕后。这时候事先隐藏的刀斧手将韩信绑了起来,乱刀斩杀,一代名将就此殒命。而吕后并未就此收手,下令将韩信三族诛杀,数千无辜血染长安,成为历史惨案。

汉司马迁说:“(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宋司马光日:“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清人王鸣盛则更加肯定地说:“汉得天下,皆韩信功。”刘邦一开始与项羽作战,屡战屡败,但是他幸运地得到了韩信的辅佐,最终也就得到了天下。

可当大汉已立,高祖当家,从打江山”变为“坐江山”的时候,靠武力征服天下的高祖就开始考虑下一步棋的布局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刘邦的心里,韩信最让自己放心不下。因为,韩信文韬武略,无人能及;手下雄兵猛将,战无不胜。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韩信总爱居功自傲、讨价还价,不但具有抗衡的实力,还有抗衡的智慧,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最大隐患。

  • 上一篇:女魔头科赫:在集中营用人皮做灯罩,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