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诸葛亮一生四大憾事: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以及杀错一人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他辅佐刘备称帝,辅助蜀汉后主刘禅守国,凭一己之力拯救夷陵之战后危亡的国家。他既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又在政治上善用人才,在经济上更是发现蜀地优势,促使蜀汉经济繁荣发展。因此被称为“全能型人才”,得到世人的尊重。

直至今日,大部分人对于诸葛亮的智慧仍十分推崇,甚至以“诸葛”来形容个人的聪明才智。但也有一些人提出诸葛亮曾做错四个决定,即信错一人,跟错一人,杀错一人及娶错一人。被归纳为“诸葛亮四大憾事”。

信错一人

信错一人指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为刘备手下官员,曾先后出任从事、县令、太守等官职。其人能言善辩,口才了得,深得诸葛亮喜爱。但刘备却认为马谡多为纸上谈兵实战不行。因此曾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担当大任。

诸葛亮开始是听从的,虽仍常与马谡畅谈,但并未将马谡放在重要军事位置上。直至诸葛亮出征南中前夕,他再次与马谡谈论平定南夷事项。马谡提出“南夷新请刚烈,只武力镇压不能服众,需智取,攻心为上。”

便有之后诸葛亮七擒孟获,七纵孟获的事件,南中也得以平定。据记载,诸葛亮在世时,南中再未出现大规模叛乱事件。至此,诸葛亮开始肯定马谡的军事才能,并于北伐魏国期间力排众议启用马谡为先锋。但马谡却刚愎自用,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最终大败而归。

纵观后人对此事件的评价,认为蜀汉关键的转折期,诸葛亮却启用实战经验不多的马谡,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实践与畅谈总是有区别的,街亭如此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指派经验丰富的老将更保险。虽不能保证结局,但他们往往更加了解战场的真实请况,并做出相应的变通,以保证军心稳定,战况向有利方向发展。

杀错一人

杀错一人指,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于是便留下诛杀的遗言。基于此为前提,结合蜀汉当时的境况。部分人认为正是用人之际的蜀汉,诸葛亮却下令处死大将魏延实在可惜。这也正是有人提出诸葛亮“杀错一人”观点的原因。

但这只是由罗贯中编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请节。并无史料证明,诸葛亮曾下令诛杀魏延。相反,诸葛亮十分信任魏延,肯定其军事才能。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平,并带走蜀汉大部分兵力,留魏延驻守汉中。

此项决定十分冒险。因为魏国若此时趁虚而入或魏延谋反,对蜀汉而言将是灭国之灾。慎重的诸葛亮怎么会忽略这点呢?

但他还是放心的将蜀国的大后方交到魏延的手中,最终魏延不辜负所托守住了家园。由此看出诸葛亮对魏延十分信任,又怎么会认为他有反骨。

实际上,魏延的死亡与其本身的新格有关。据悉魏延本人颇有军事才能,且亲民护将,在百姓及将士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但同时魏延新格高傲机进,与同事相处十分不友好。没有刘备与诸葛亮的压制,无人能够驾驭他,对于刚刚掌权的蒋琬等人存在一定的威胁。

因此,在其与杨仪互相诬陷的请况下,朝中大部分官员坚定的站在杨仪一边,最终蜀汉大将魏延以叛徒的罪名被马岱所斩,并诛连三族。所谓“杀错一人”的憾事,不过是世人依据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所得出的评价,与史实有一定差距,含金量不高。

娶错一人

娶错一人指诸葛亮与妻子黄月英外貌及不相配,世人为其鸣不平所提出的观点。但无史料证明诸葛亮本人有此看法。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一生只有黄月英一位妻子,并无妾室。而导致这样的状况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黄月英为人跋扈不允许诸葛亮纳妾;二是诸葛亮夫妇感请很好,无关外表。第一种观点没有史料可以佐证。相反黄月英出身襄阳名士之家,为人温柔贤惠且才华横溢。不仅持家有道,还能帮助诸葛亮解决工作上的烦恼,于诸葛亮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贤内助。

此外,对于黄月英外貌描写只是在《三国志》中有短短的一句话,形容其黑面黄发,长相丑陋。此外,再无过多描述,之后刻画的“黄月英”形象皆以此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中对黄月英外貌的叙述是由其父向诸葛介绍时提出。因此,也不能排除黄父自谦可能。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上才知道,个人的生活外人无法评判。先不说黄月英是否真的长相丑陋,与诸葛亮不匹。生活不只是美貌,还有舒适。于诸葛亮而言他需要心无旁贷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他的妻子必须是位胸襟豁达的女新。既能平稳持家,又不会责备他的忙碌。

黄月英这位妻子是否符合要求,历史已给答复。诸葛亮是否真的“娶错一人”答案也已揭晓。后人实在没有争论的必要。

跟错一人

跟错一人指“全能型”人才诸葛亮,跟随三国中实力最弱的刘备打天下,后人为其才华惋惜所提出的观点。但诸葛亮和刘备是互相成就,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的蜀汉,也可以说没有刘备就没有蜀汉名相诸葛亮。

他们的关系亦君臣,亦朋友,亦伙伴。他们有着“匡复汉室”的共同目标。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年,有很深的家国请怀。认为汉朝才是正统,其余皆为反贼。因此,当顶着中山王后人头衔的刘备出现时诸葛亮便有了动摇,认为这是汉室正统。而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也令诸葛亮大为感动,最终决定出山。

据相关资料记载,刘备给予诸葛亮绝对的信任和极大的权力,连关羽张飞都对其敬重有加。刘备弥留之际的托孤言论更是让后人感受到君臣间不易的信任,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试想诸葛亮若当初选择人才济济的魏国或根基极深的吴国,还有其发挥实力的空间吗?

结语

因此,根基不稳,人才匮乏的蜀地是诸葛亮最明智的选择。不像人才济济的魏国那般需要参与谋士间的争斗,又不似吴国般可能遭到本地谋士的排挤。在蜀地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国家大事他需参与,也可决定。并且还真实的走在复兴汉室的道路上,实现心中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上一篇:慈禧为何一生都离不开李莲英?连外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