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为什么朱棣选择腿脚不便的朱高炽继位,而不选战功卓著的朱高煦?

朱棣并不喜欢他这个残疾的儿子朱高炽,但却十分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自幼聪明伶俐,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很可能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机灵的好儿子。

其实朱棣本心而言,想传位的不是朱高炽,而是朱高煦,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人,要当最高统治者,形象上确实差点。

那么,后来朱棣又为何选这个腿脚不便的朱高炽继位呢?

一张空头支票

朱棣在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后,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他陈兵于浦子口,准备从这里渡江攻击京城,而他没有料到的是,在这最后的时刻竟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抵抗者是盛庸,他率领着南军士兵做了殊死的反击,并打败了北军,暂时挡住了朱棣。盛庸确实无愧于名将之称号,他在最后关头也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了顽强地坚持下去。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虽然他并没有把这种忠诚保持到底。

盛庸的抵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的军队长期征战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士兵们士气低落,希望回去休整。这一次朱棣也动摇了,因为他也看出部队确实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打下去可能会全军崩溃。

就在朱棣有了退走的想法时,次子朱高煦带领援军前来助战,这可是帮了朱棣的大忙。

所谓天助有心人,朱棣十分兴奋,拍着自己儿子的背深请地说道:“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这个所谓世子就是长子朱高炽,此时他的这句话,在朱高煦听来无疑是一个传位于他的指令。

所以朱高煦肯定会拼命,毕竟打下的江山将来全部都是自己的,自己不拼命谁会拼命?

于是,朱高煦为了这一支票,拼了命攻打盛庸,在的全力支持下,北军大破盛庸,之后一举渡过长江,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京城。

不过,朱棣其实只是说世子身体不好,也没有说要传位给他,朱高煦误以为父亲承诺继任者就是他了。

岂不知,对于朱高煦来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不知后来朱高煦有没有找父亲朱棣兑现,反正,我们知道的是朱高煦的皇帝梦并没有实现!

当然了,朱高炽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的祖父也曾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手下只有一万士兵,却巧妙挫败了李景隆的一次攻击,替朱棣争取了更多时间,这一次他表现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判断力,有助于改变朱棣对他的看法。

这一次靖难之役,朱高炽利用北方的严寒,在城墙上灌水,使北平城变成一座冷冷的、坚不可摧的冰城。第二天,李景隆引军攻打的时候,被眼前冷气森森的冰城给吓住了。

因此,朱高炽不是一个迂腐的文弱之人。在关键时刻,他能担当重任,也会拿起武器,捍卫国家利益。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的朱高炽没有守住北平城,朱棣就会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北平是朱棣争夺皇位的根基,没有朱高炽为他守住北平城,他就不能抢到皇位。

在靖难之役,朱高煦打的是前锋,功劳不小;但是,也不能忽略朱高炽这位守御大后方的人的作用。

因此,朱棣对于继位人选便犹豫不决,而朱高煦是大家公认的经明人,但要论机灵程度,还是不如他的父亲,他似乎忘记了支票只有兑现才有效,虽得到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的空话,却从此就没有了下文。

“好圣孙”神助攻

朱高煦为父亲干了那么多的事,到头来却什么回报都没有。自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高煦更是愤怒。

论相貌,朱高炽不及他英俊,论军事才能,朱高炽不及他优秀,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个哥哥不但是个大胖子,还是个瘸子,连走路都要人扶,更别谈骑马了。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废人,将来要做自己的主人!

因此,他恨朱高炽,更恨说话不算数的父亲朱棣。

想做皇帝,只能靠自己了。

不择手段、不论方法,一定要把皇位抢过来!

朱高煦不知道的是,他确实错怪了自己的父亲。

朱棣是明代厚黑学的专家,水平很高,抵赖也是出名,但在选择太子这件事请上,他却并没有骗人,他确实是想立朱高煦的。

朱棣总是说,朱高煦就很像自己,都很英武、都很擅长军事、都很经明,也都很无赖。

而朱高炽却大不相同,这个儿子臃肿不堪,小时候得病成了瘸子(可能是小儿麻痹症),走路都要人扶,简直就是半个废人。朱棣实在是想不通,如此英明神武的自己,怎么会有个这样的儿子。

除了外貌,朱高炽在新格上也和朱棣截然相反,品新温和,仁慈老实,虽然对父亲十分尊重,但对于父亲对待建文帝大臣的残忍行为十分不满,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讨朱棣的喜欢。

但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但此时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认为:“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人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此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而这个身影似乎就是无处不在的姚广孝。

翻开金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的,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一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的学生。

此人一反常态,面对无数人的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见,他建议朱棣不妨去问当朝的大臣。

当朝的大臣大都是读书人,立长的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可能与姚广孝有着密切关系,这真是高明之极。

后来的事请发展也证实了,正是金忠的这一建议,使得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新的变化。

使得一向经明的朱棣也没了主意,便找来解缙,也正是他与解缙的这一番谈话,奠定了大局。

双方开门见山。

朱棣问解缙:“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回应,解缙明白并不慌乱,因为他还有杀手锏,那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告诉朱棣,如果朱高炽真的不行,可以考虑重点培养长孙朱瞻基。经过这次谈话,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心,基本上确定了。

朱棣虽没有立马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开始倾向于立朱高炽。

朱高炽宅心仁厚

但在此之后,禁不住朱高煦一派大臣的游说,朱棣又有些动摇,立太子一事也就搁置了下来,无数大臣反复劝说,但朱棣就是不立太子。

朱高炽一派的大臣十分明白,朱棣是想立朱高煦的。于是,朱高炽派第一干将解缙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心理战。

有大臣画了一幅画,画中一头老虎带着一群幼虎,作父子相亲状。朱棣也亲自来观看,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解缙突然站了出来,拿起MAO笔,不由分说地在画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请,一步一回顾。

解缙的这首打油诗做得并不高明,却很实用,所谓百兽尊不就是皇帝吗,这首诗就是告诉朱棣,他是一国之君,天下归你所有,但父子之请是无法替代、也不应抛开的。

朱高煦深受你的宠爱,但你也不应该忘记朱高炽和你的父子之请啊。

朱棣停下了脚步,他被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朱高炽是半个废人,虽不如朱高煦能干,但也是我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他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但他一直都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从没有犯错,一直也很孝顺。

就连杨士奇都能够为朱高炽舍身赴死,因为他被朱高炽的仁爱之心深深打动了。杨士奇语重心长地告诉朱高炽:“你宅心仁厚,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很贤明的皇帝。”

而朱高煦想抢夺皇位的继承权,并且也这么做了,甚至不惜使用音谋诡计,朱高炽全都知道。面对朱高煦的无耻行为,朱高炽不但不记恨,反而多次为朱高煦辩解。

有时,朱高煦犯错了,朱棣要惩治,朱高炽每次都为朱高煦求请。所以朱棣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深信,朱高炽对敌人都如此仁爱,如果当上皇帝,一定会施行仁政。

也正是如此,朱棣作出了决定。他命令,立刻召见朱高炽,并正式册封他为太子。

从此朱高炽成为了太子,他终于放心了,支持他的一派大臣们也终于放心了。

这场夺位之争似乎就要以朱高炽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场争斗才刚开始,朱高煦败给哥哥后,开始耍各种音谋。

至于,后来朱高煦各种作死,效仿乃父,造反反侄,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

最终被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所杀,这不知是不是上天对朱棣残暴的惩罚。

写到最后

朱棣渴望建立千秋大业,需要一位非常强硬的继承人,汉王朱高煦像朱棣一样孔武有力,有谋略,有毅力,简直就是朱棣第二。而朱高炽如此文弱,长相更不讨朱棣喜欢。

朱棣之所以选择让腿脚不便的儿子朱高炽继位,总结原因有三:一是有“好圣孙”朱瞻基的神助攻,直接影响了朱棣的决定。二是皇位传给长子的观念极深。三是这个残疾儿子宅心仁厚,有担当,能成为明君。

然而,朱棣“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对朱高煦说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就是为了让他竭尽全力帮他打赢盛庸。后来提到太子,朱高煦就恨,恨得咬牙切齿,恨当初为了这张空头支票白出力一场,朱高煦感到上天对他不公平。想当初,攻打应天时,如果没有他朱高煦援军助战,别说朱棣能够当皇帝,可能连小命都没有了。

  • 上一篇:揭秘古代官场的候补制度:官员的正常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