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中国版“文艺复兴”——宋朝的官服制度

宋朝是不少学者眼中的中国版“文艺复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的官服制度也在唐朝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宋代服饰制度以“礼”为出发点的,形制大体承袭唐代。赵匡胤经历过唐朝后期奢侈弥漫造成的动乱,不愿步唐朝的后尘。因此在服饰制度上奉行节俭朴素的作风,直到宋后期才出现奢靡之风。

一直以来,颜SE都是各朝各代用以区分阶级差异的标准之一。宋朝也沿袭旧制,从太祖年间就规定了森严的官服颜SE体制。三品以上重臣着尊显身份的紫SE官服,五品以上官员着绯SE官服,七品以上官员着绿SE官服,九品以上官员着青SE官服。

青SE官服与绿SE官服在视觉效果上难以分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礼法规制,本在唐文宗时期就已经取消。但北宋官员冗多,只用三SE难以区分,赵匡胤才重新启用了四SE官服的制度。

宋代官服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着装于不同场合。祭服用以祭祀时穿着,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玄冕,其形制大体承袭唐代并参酌汉以后的沿革而定。

朝服又叫具服,用于重大典礼朝会。有绯SE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四品以上的官员还需佩戴上圆下方的方心曲领白罗饰件,上圆代表天命,下方代表皇权。方心曲领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到了宋朝已经找不到原始的设计,于是宋朝干脆自己做了改造并一直流传下来。

公服就是官员平日上朝所穿的常服,款式上基本延续了唐朝。曲领大袖,下裾加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刚刚所说的颜SE体制,也是呈现在公服上。

宋朝重文轻武,在文官的设置上还区分了“正官”和“散官”,前者有实权且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后者则是为了削弱武将而存在的官员,没有什么实际的职能划分。为了区分“正官”和“散官”,又多了“鱼袋”的概念。鱼袋是一种配置在腰侧的荷包饰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佩戴。五品佩戴银SE,四品以上佩戴金SE,皇帝一眼就能区分官员的地位和身份。

宋朝的重文轻武还体现在服饰体制的多个方面,比如文官官服所用的材质要优于武官,做工、规格都比武官要经致华丽。武将也是不被允许佩戴鱼袋的,也算是另一种对武将的打压方式。

在宋朝的官服中,官帽也是非常讲究的部分。官帽分软脚和硬翅两种,公服的幞头是硬翅的,穿便服的时候只能戴软脚幞头。幞头上的铸带是皮革所制,由带轾、带跨、带头、带尾四部分组成。幞头带子上钉着的装饰牌子,它的质地重量和花纹也是用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方式。

总体来说,宋朝官服依然通过严格的等级制度来巩固“君尊臣卑”的阶级观念。只是,宋朝虽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巅峰,但重文轻武的理念还是给宋朝带来了毁灭新的打击,让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争议新的朝代。

  • 上一篇:李鸿章近神、左宗棠近妖、张之洞近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