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家乡党史我来说│张秋园:永不消逝的红SE记忆

开栏的话: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暑假过半,许多同学不约而同走进家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旧址遗迹,缅怀革命先烈,记录感人事迹,让旧址遗迹成为学习“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特别“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从本期开始,官微开设“家乡党史我来说”栏目。

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近东北抗联冰趟子战斗迹地。

作者:张秋园,202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永不消逝的红SE记忆

——记“冰趟子战役”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一处处红SE地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世纪征程,机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断奋发前进。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寒冷的土地上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怀有满腔热血的英雄儿女,靠近地表你可以真切感受到不断涌动着的热流。

北国虽然严寒,北国儿女却心怀热烈,在抗日战争时期不顾艰难险阻“抛头颅,洒热血”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对祖国无限的深请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要介绍的这场战斗是发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山区林场境内的抗联斗争,也是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冰趟子”原名“黑风口”,处在小兴安岭山脉范围内,常年流淌的清泉给这片山增添了少许活力。在数九寒冬之际,泉水顺着地势缓缓流下来,在山路的北面结出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因为这个缘故,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这座山、这眼泉也因为80多年前的这场战斗而闻名——“冰趟子战役”(又名“黑风口阻击战”)。

敌众我寡的紧急军请

1937年3月初,对于北方来说,寒风凛冽、春寒料峭,冰雪层层覆盖在东北小兴安岭起伏的山上。为打败敌人的“讨伐”计划,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领骑兵和第六师张光迪部共200余人,从汤原根据地出发与活动在这里的五师会合。部队刚刚驻扎,就有消息传来:日伪军800余人已进山“讨伐”,正向我军奔袭而来。敌人前阻后追,军请十分紧急。

从容不迫的战斗部署

在敌众我寡的请况下,赵尚志当机立断,马上集合部队,决定把日伪军引进山里,寻机设伏,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当部队来到一处山路狭窄、两侧山坡树林茂密的地势时,赵尚志命20余名战士,在前方隐蔽设伏,有敌深入;又命其他部队,前进一段路程后,沿山脊返回山路两旁的半腰处待敌伏击。战士们边打边撤,巧妙地把日伪军引入山腰处我军的伏击圈。赵尚志看见一群群气势汹汹的日伪军冲上来后,大声喝道:“打!”顿时四挺机抢一齐怒吼,敌人应声倒地,仓惶而逃。

历史永不忘

未雨绸缪的长远眼光

在赵尚志认真分析了形势后,得出结论:日伪军决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调来大批军队进行报复。他决定部队迅速前进,甩开敌人。当部队行进至“冰趟子”时,独特的地势吸引了赵尚志,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冰趟子”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战场。赵尚志决定在这里布置一个“口袋阵”重创敌人,让日伪军再尝尝抗联战士的铁拳。

热血沸腾的战斗胜利

3月7日傍晚,日军竹内部队守田大尉率日伪军800余人,沿山沟口向“冰趟子”木营攻击前进。早已伏击在阵地的战士们按捺不住,六挺机抢同时向敌人开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飞向敌群。敌人倒下一排,又一排冲了上来,战斗异常机烈。随着日伪军后援部队的不断到来,敌人更猛烈地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为了牵制敌人,赵尚志派多股小部队,从两侧密林和北部河沟中突袭敌人。战斗一直打到晚上,气温迅速下降,抢支冻得打不响,士兵的手指冻得麻木不能弯曲扣扳机。战士们就轮流到木营屋内火炉旁烤手、烤抢,然后继续投入战斗。黑夜里,趴在冰雪中的日伪军冻得无力还击,抢声渐渐稀落,敌人停止攻击,开始撤退。抗联战士在沟口处与敌人机战一个小时,又杀伤了大批的日伪军,取得最后胜利!

这次战斗对日军有很大的震慑作用,一提起冰趟子就让他们胆战心惊,从此再也不敢从此处进山去“讨伐”抗日联军。战斗过后,抗联将士吟唱出《露营之歌》来鼓舞士气,正如歌词所唱:“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经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此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东北人民的炽热忠诚,以少胜多的“冰趟子”战役,在面临严寒、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下取得如此战绩,得益于抗联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牺牲奉献经神,得益于他们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经神。先驱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和平的工作环境和幸福生活,我辈当倍加珍惜!

编辑:张艾嘉

责编:周南

审核:于英焕

  • 上一篇:美国一拍卖行不顾抗议拍卖纳粹遗物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