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道德陷阱”——身心俱疲,也要当一个大好人?(2)

研究者计算了每个组员对公共账户的平均贡献额,并对组员们做出的惩罚进行分类。如果有些组员向公共账户中投入的资金比小组的平均贡献额更高,那么,研究者会把“针对这些乐于分享的组员的惩罚”算作“反社会的惩罚”。游戏一共进行了五轮。结果发现,每一轮都有人宁愿损害自己,也要进行“反社会的惩罚”

“道德陷阱”——身心俱疲,也要当一个大好人?

为什么大家会执着于惩罚好人呢?这或许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糟,从而赢得竞争。通过惩罚好人,惩罚者能打击好人的付出行为,让好人变得不那么“好”,从而缩小彼此差距。

Barclay教授在一些游戏小组中引入了一名“观察者”,并告诉组员,这位观察者会在看到所有人的资金分配方案后,选择搭档和自己合作。也就是说,组员需要互相竞争来赢得观察者的认可。而观察者会选择的合作对象,往往是那些最乐于付出的人。结果发现,在存在观察者的小组中,“反社会的惩罚”格外严重。这说明人们试图通过打击分享行为,来削减好人的光环,赢得竞争。

由此可见,团队中的“活雷锋”未必有职场前途,甚至难逃被“群殴”的命运,这是否对执着于做“好人”的你有所启悟呢?

得不偿失——老好人自己也不容易快乐

有的人总是喜欢过度奉献自己,被迫活成了个“老好人”,有时还无奈地戏称自己是“讨好者”。其实,所谓“讨好者”并不是杜撰出来的一个概念,ta们真的会更容易消耗自己。明明只是想当个好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这是因为讨好者们的生活几乎都被他人占据。

“道德陷阱”——身心俱疲,也要当一个大好人?

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下的讨好者,常常感觉到经疲力竭,常见的一个行为表现即是:过度工作。ta们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之上。为此,ta们会表现出过度的责任心,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在ta们心里,公司、领导和其他同事的利益永远高过自己。而一旦停止忙碌,ta们就开始担心他人会对自己不满。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让ta们陷入过度的忙碌之中,而忽视了自己的观点、喜好和感受。这样的问题不仅发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即便是在亲密关系里,讨好者也往往难以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 上一篇:防疫科普丨核酸检测前30分钟,这些事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