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的“好风”
更新时间:2022-12-20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4岁的李宝林,年纪不大,在大叶村的名气却不小。 让他小有名气的是那座占地12亩的香菇大棚。“我哪有那么大的能力,是大家的支持让我借了力,这才是真的‘好风’。”昨日,在香菇大棚,小伙子谦虚地说。 李宝林是庙岭镇大叶村村民,在武汉上学时读的是物流专业。毕业后,曾到甘肃兰州一家矿山企业工作。一个机缘巧合,李宝林到襄阳南漳学习种香菇。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他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 有了技术,就想到创业。李宝林把创业之地选在老家大叶村,可问题来了,当地既无种菌的习惯,更无生产菌棒的原材料,更谈不上优良的菌种供应。远离香菇产业链搞创业,李宝林到底怎么想的? “南漳有生产优势,大叶也有一个他们比不了的条件,就是离市场近。从大叶到武汉白沙洲大市场也就50来公里,开车不到1小时,鲜菇就能送进市场。”李宝林微笑中偷着一股自信,“还有,回家创业,用的是自家地,不用交地租。” 想法蛮简单,真正干起来,压力不小。“规模小了不划算,规模大了,前期资金投入压力大。10万棒菌棒的规模,光买菌棒就需要60多万元,还有菇棚、设备都需要钱,可我们就那点积蓄。”就在李宝林感到“压力山大”时,“好风”真来了。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起香菇大棚,他只需每年付3万元租金;银行送来支持乡村振兴的100万元创业贷款,他只需付一半的贷款利息,使用期限为2年,“再加上父母和亲戚的支持,我的信心更足了。” 李宝林的菇棚可不是钢管套薄膜那么简单,而是一座智慧大棚。棚上的遮阳网及塑料膜均安装了电动拉幕系统,能有效解决通风、采光和保温问题,以提高香菇、花菇产量。 可是,在运营过程中大家发现,因菇棚离电源点较远,电压不稳定,电动拉幕使用起来不太顺溜。他跟村里的电力网格员一谈此事,华容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便来了,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新立6基电杆、新建380米电缆,将三相四线电源引到了菇棚。 有了充足的电源,菇棚的冻库和烘干设备也顺利安装。李宝林说,鲜菇采摘后送进冻库,在0至5℃之间可以保鲜存放半个多月。烘干设备也不可少,库存压力大的时候,鲜菇可以就地烘干,加工成干香菇。目前,李宝林已申请“林朗菌业”干香菇标识。 2021年,受疫请影响,李宝林的鲜香菇销售不太理想,他便将一部分做成干香菇,当年卖了两三千斤。“七八斤鲜香菇才能烘成一斤干香菇,没有鲜菇划算。”李宝林说,尽管2021年的产值有140余万元,但与他的预想还有差距。 高温天气不适合香菇生产。一个菇棒可产三茬香菇,一个半月可长一茬,整个生长周期为半年。今年,李宝林的菇棚已采完第一茬香菇,约10万斤鲜香菇上了市,眼下正在出第二茬,到明年5月份就要换菇棒。 来年,李宝林有自己的打算。菇棚每年只有半年的生产期,他准备利用空窗期在棚里种优质小番茄。不过,李宝林也有一点小遗憾,就是天天守着菇棚,没时间谈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