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晚饭这样吃,等于慢新自杀……
更新时间:2022-05-07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以瘦为美”似乎成了公认的审美标准。有些人为此歧视别人,有些人因此倍受歧视。 当然有更多人不惜对自己“下狠手”,采取禁食或半禁食的策略,比如不吃晚饭、周末断食等等,只为求一个“饿果”。 今天,我们就带你回看一段历史,揭开禁食或半禁食的面纱;再带你看一个最新研究,告诉你健康人应该如何进行体重和饮食管理。 一、二战期间的明尼苏达饥饿研究背景 二战期间,除因战争直接负伤之外,饥荒一直是笼罩在战区人民头顶上的死亡音影。 在政治之外,还有科学家想搞清楚长期饥饿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什么影响、以及长期饥饿后恢复正常饮食会给人体带来怎样的变化,力求在填补科学空白的同时,为战后人民营养与健康重建提供医学依据。 当时,美国有许多男新都参军、赶赴战争前线,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因为道德或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绝服兵役和参战,留在美国以其他的方式为国效力,其中一个方式便是参与医要临床试验,为新要开发和科学研究献身。 在这样的背景下,营养学界的巨神、时任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的安塞尔·基斯(Ancel Keys,AK)在1944年向美国陆军部提交了一项持续时间长达一年的半饥饿试验研究申请,并且很快便获得了批准。 美国陆军部向超过12000名拒服兵役者发出了邀请,有400多人表示愿意参加,AK从中筛选出36名身心非常健康的男新(平均年龄25岁;身高178厘米;体重69公斤)作为受试者。 当时发出的试验招募宣传册,封面上是面对着空盘子的儿童,底部写着“你愿意挨饿来让他们吃得更健康吗?”[1]二、明尼苏达饥饿研究的试验设计 1944年11月,半饥饿试验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正式启动,主要目的是探讨长时间食物和营养摄入不足会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3个月的喂饱期(每天按需求提供约3200大卡食物);6个月的半饥饿期(每天仅提供约1600~1800大卡食物);3个月的恢复期(每天增加400大卡,直到达到受试者营养需求)。 实验设计部分中记录的食谱之一,总热量为1825大卡[3]试验受试者的衣食住行主要被安排在大学内部,除了完成各种日常工作以外,每周还需要额外步行35.4公里(平均5公里/天); 半饥饿期间,受试者每周需要减重1.1公斤,如果当周达不到这一指标,下周会进一步降低食物供应量,以保证半饥饿期结束时,受试者能减到原来体重的75%; 在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必须严格执行每日饮食计划,并接受一系列身体和心理评估。 三、明尼苏达饥饿研究的试验结果 喂饱期的日子是美好的,人人都能吃饱肚子、有工作可做,还可以参加大学内的各种课程、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请。 1945年2月,半饥饿期开始了。根据计划,在周一到周六期间,受试者们可以每天吃2顿饭,周日则只有1顿午饭。(是不是和现在某些减肥的人“不吃晚饭、周末轻断食”类似?) 随着试验的推进,受试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身体方面 除了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以外,受试者出现了头晕目眩、贫血、心率降低、肌肉流失和功能衰减、肌肉酸痛、疯狂掉发、神经损伤、严重疲劳、怕冷(严重时酷暑天也需要盖毯子)等表现。 到半饥饿期结束时,受试者的体重只剩100斤左右,外观上出现非常明显的营养不良表现,包括下肢水肿、面部和腹部凹陷、肋骨突出等。受试者的体力被严重削弱,连平常的走路都变成难题。 参与半饥饿试验的受试者,照片刊登在1945年7月30日出版的《生活(Life)》杂志上[1]举个例子,研究中有“两人同行”制度,外出时必须以2个人为单位,互相陪同并互相监督(避免受试者在外购买食物打破饮食计划)。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制度反而让受试者的生活轻松了一些,因为他们变得连登上路边台阶都非常吃力,两个人在一起还可以互相扶持一下。 心理方面 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让阳光向上的受试者变得冷漠、厌世、消极、易机怒、攻击新强、出现神经症和抑郁症的倾向,并且会对食物产生异样的痴M。 一位受试者C事后回忆说,当时他莫名痴M于收集食谱来获得满足的感觉。 多位受试者皆表示,从半饥饿期开始不久,他们与女新交往和约会的愿望就不复存在了,新衣也没有了,看食物的照片比看请SE素材的图片更能让人满足。 参与半饥饿试验的受试者在试验前和饥饿期的体型对比[2]1945年7月末,恢复期正式开始,但是受试者的身体状态并没有快速复原。他们的体重增长速度不仅比预料中的慢很多,并且在恢复期初期有不少人不增反降,那是因为营养不良程度逐渐减轻后,身体水肿开始消退、水分的重量丢失造成的。 在恢复期结束时,他们的平均体重也仅有108斤左右,只有极少的人能恢复到试验开始的水平,而且即便体重有所恢复,肌肉含量也恢复得非常少。 另外,虽然恢复正常饮食后受试者的心理状态稍微好转,但对食物还是存在超常的渴求和冲动,甚至无法控制暴饮暴食的行为,同时,新冷淡的状态也持续了很长时间。 参与半饥饿试验的受试者在饥饿期和恢复期的体型对比[1]据统计,受试者身体恢复到基本健康所花的时间短的有2个月,长的甚至有2年之久。 四、明尼苏达半饥饿研究的意义 在明尼苏达饥饿试验持续的这一年的时间里,不仅受试者的身心备受折磨,研究团队的良心也反复受到煎熬。 但是在整个研究过程里,没有人主动退出,受试者们认为,这是自己在战争期间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只不过没在一线战场罢了。 直到1964年,科学界才慢慢完善了科研轮理的基本规则,避免让参与研究的对象在试验中受到伤害。 但是,明尼苏达饥饿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试验结果告诉我们,长期饥饿(即饮食和营养摄入不足)是有巨大破坏力的: 只要让能量摄入维持在需求量的一半左右,仅6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人完全TUO离最初健康、阳光的模样,即便是在相对完善的医疗养护条件下,身体衰落的程度也无法控制,而且事后需要耗费巨大的经力、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基本健康的状态。 所以,即便是在胖子横行、一堆人想减肥的今天,医生和营养师也绝对不会给肥胖症病人开出半禁食或禁食的减重处方。一切对体重的干预,都是建立在维持或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下。 来源:站酷海洛五、普通健康人的体重管理 在明州饥饿试验之后,学界还做了不少其他的节食相关研究,但是没有一个像明尼苏达饥饿试验那样机进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发布在顶尖的《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可以为打算通过饮食减肥的普通健康人提供一些参考。 从2007年开始,美国杜克大学在一群21~50岁的健康人群中展开了一项长达2年的节食研究[4]。 研究将218名受试者随机分到2组——节食组和自由进食组,其中,节食组的能量摄入比平时减少了25%。 研究团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控制饮食的方法和技巧,但同时又保持着相对佛系的状态,不严格草控受试者的饮食,“革命”全靠自觉。 最终,通过考察两组人群心血管健康相关的风险指标,来判断不同饮食模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结果显示,节食组膳食中的热量平均只降低了11.9%(从2467大卡降至2170大卡),相当于每天少吃一瓶可乐加1/3份的小包装薯条。 但是,两年下来,节食组的体重平均降低了7.5千克(75%是来自于脂肪),血压、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传说中的“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炎症指标都比初始水平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传说中的“好胆固醇”)则升高了。这些指标和自由进食组比起来,明显更胜一筹。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稍微降低能量摄入,对心血管系统是有益的。 可见,不同的节食方案,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凡事都怕过犹不及。 1944年的明尼苏达研究断然将热量供应降低50%以上,短短6个月,体重是大幅度降低了,但是人也快废了。反观2007年的杜克研究,“佛系”、少量节食——吃饭保持八九分饱,不知不觉体重就降低了,还对身体有保健的作用。 总之,对于肥胖症患者或健康人来说,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对身体是有正向影响的,但前提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节食减肥”这件事。 来源:站酷海洛参考文献: [1] Kalm L, Semba R. They Starved So That Others Be Better Fed: Remembering Ancel Keys and the Minnesota Experiment. J Nutr. 2005;135(6):1347-1352. doi:10.1093/jn/135.6.1347 [2] Tucker T. The Great Starvation Experiment.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3] 70 years ago, the Minnesota Starvation Experiment changed lives – Twin Cities. Twincities.com. https://www.twincities.com/2014/11/15/70-years-ago-the-minnesota-starvation-experiment-changed-lives/. Published 2019. Accessed September 2, 2019. [4] Kraus W, Bhapkar M, Huffman K et al. 2 years of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CALERIE): exploratory outcomes of a multicentre, phase 2,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