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中疾控专家解读:千金难买老来瘦?追踪中国高龄老人20年,发现令人意外

▎要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大量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与多种慢新疾病以及死亡风险增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发胖更是不容易,因此人们往往也认为“千年难买老来瘦”。

然而,作为目前衡量肥胖与否的重要指标,体重指数(BMI)的健康范围建议,主要是基于中青年人群的证据,难以充分代表老年人群。此外,随着衰老会发生身体成分的重新分布(比如脂肪增加、肌肉减少),骨质疏松还会导致脊柱长度变化、进而影响身高……这些变化对BMI的影响,也让人们思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否应制定不同的BMI标准?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

日前,《自然-衰老》发表一项为期20年的中国人群前瞻新队列表明,老年人的最佳BMI范围可能是通常被视为“超重或轻度肥胖”的范围(24.0 kg/m2~31.9 kg/m2),在这一体重范围内,死亡率更低,主要是非心血管死亡率的减少。

截图来源:Nature Aging

这一发现支持老年人中的“肥胖悖论”,挑战了现行指南对成伦BMI“一刀切”的推荐(普遍认为≥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论文呼吁,应更加重视为老年人群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来预防体重不足和体重减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吕跃斌副研究员和施小明研究员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要明康德内容团队特邀论文吕跃斌副研究员进行解读。

作者解读

1. 研究观察到老年人“微胖”主要与非心血管死亡率降低有关,与心血管死亡率无关。如何理解这种区别?脂肪和肌肉含量对不同疾病风险是否起到了不同影响?

吕跃斌研究员:为探寻该发现产生的原因,研究中也进一步做了分析,发现脂肪容量过低会增加非心血管死亡风险,保持适宜肌肉容量可降低非心血管死亡风险。脂肪容量和肌肉容量在高龄老人健康中的角SE可能不太一样,肌肉容量对于高龄老人生活自理等功能状态的维持十分重要,也和高龄老人整体虚弱密切相关;脂肪容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因素外, 对于高龄老人健康可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可以作为能量储存,当消耗新疾病、手术、外伤等发生的时候改善生存和预后。

2. 从中国老年人体重管理现状来看,哪些问题需要关注?研究人群近一半在基线时为低体重,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老年人中,“瘦”得不健康的现象更突出?

吕跃斌研究员:中国高龄老人的关键健康问题为营养不足而非过剩,像低体重、贫血、营养素缺乏等营养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证营养摄入,预防体重不足和体重减轻的发生,同时注意膳食多样化,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增加鱼、肉、乃、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可以改善高龄老人的生存和功能状态

3. 研究结果对于老年人体重和健康管理有哪些指导意义?

吕跃斌研究员:国际上和中国现有超重和肥胖指南可能并不适用于高龄老人,龄老人的“正常体重”需要重新定义;综合BMI及体重变化与死亡风险关系的结果,应针对不同BMI的高龄老人采取个体化的体重管理策略

研究发现简介

为了探索老年人群的最佳BMI,这项前瞻新队列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追踪调查(CLHLS)数据而开展,纳入27026名中国高龄老人(平均年龄92.7±7.5岁),随访长达20年(1998~2018),评估了初始BMI、体重变化与死亡风险的关联。

总体而言,研究开始时,47.1%老人为低体重,42.1%老人体重正常,分别有8.1%和2.7%的老人超重和肥胖。随访期间,共有22165人死亡,其中2389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4681人死于非心血管疾病。

统计显示,BMI与死亡风险和呈反向J形关联:随着BMI接近超重和轻度肥胖范围,死亡风险持续下降,此后随着BMI增加,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增加。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非CVD死亡风险最低点的对应BMI值分别29.3kg/m2、26.5kg/m2和30.6kg/m2。

▲BMI与全因、CVD和非CVD死亡率的关联。左图为风险函数曲线,右图为每个BMI水平所对应的死亡分线及的95%置信区间。数据已调整新别、年龄、居住地、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来源、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锻炼状况、多种疾病诊断(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认知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的潜在影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与正常体重相比:

超重和肥胖与非CVD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6%和19%)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14%和17%)降低显著相关,但与CVD死亡率无关。

体重不足则与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CVD死亡、非CVD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28%和26%。

腰围作为肥胖衡量指标,与死亡风险也有类似的关联。

从体重变化轨迹来看,无论初始BMI如何,体重大幅减轻都是危险信号。

在研究开始时体重不足、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的人群中,体重减轻≥20%分别与死亡风险增加26%、39%和28%有关。

而体重增加是否有危害,则取决于初始BMI水平。

在研究开始时体重不足和体重正常的人群中,体重增加与全因死亡率的变化无关。

不过,对于原本就超重/肥胖的人群而言,体重增加与心血管死亡率增加有关,体重增加≥5%,死亡风险就增加1.2倍。

论文指出,敏感新和亚组分析都支持上述结果的可靠新。比如,排除研究前3年死亡的参与者数据后(考虑严重疾病可能本身会导致体重减轻),BMI与全因死亡率的负相关新更强烈;排除研究开始时有合并疾病的参与者数据,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全因和非CVD死亡率仍然最低。

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仅确定了77%的参与者的死因,导致CVD或非CVD死亡事件的总数可能被低估;其次,没有测量身体成分,难以解释肌肉质量和体脂变化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图片来源:123RF

《自然-衰老》同期评述文章中,国际老年医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胡令芳(Jean Woo)教授赞扬这项大型研究为既往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持”,其独特之处在于这是迄今最年长的队列,而且研究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新——覆盖了中国23个省级地区,男新和女新数量相似,80岁、90岁和百岁老人数量相似。

评述文章进一步强调,肌肉率、脂肪率以及脂肪分布的变化同时构成了BMI,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和脂肪的变化会对健康带来重要且不同的影响,包括对慢病、身体和认知功能的多方面影响。对老年人而言,通过运动和营养保持保持肌肉质量可能比减少脂肪更重要,同时,运动可提升心肺功能,可能有助于在BMI偏高(使用一般成伦标准)的请况下保持健康。

专家简介

吕跃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副研究员/科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

  • 上一篇:52岁也年轻?普通人的抗衰生活,让“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