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出马,帮洋县农民找到致富“密码”
更新时间:2022-07-15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刘枫 通讯员 张恤民 牟元真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朱鹮之乡”洋县,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产业基地里,经常能看到专业人才为群众传经送宝、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场景。 近年来,洋县坚持“筑巢引凤”“固巢养凤”双轨并进,积极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使用平台,不断推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用人才“引擎”为乡村振兴赋能。 优化基层队伍 赋能乡村建设 7月2日,在洋县槐树关镇王湾村的桃园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善正忙着给果农传授管理技术,还不时接到外地果农的咨询电话。 王湾村有种植桃树的传统。前几年,王宝善在杨凌农高会上经选了血桃2号、早春王桃等优质品种带回王湾村试种,有效解决了本村鲜桃产量小、产值低等问题。目前,全村桃树种植面积由200余亩增加到800余亩,一片片荒坡变成了“花果山”。 磨子桥镇二龙村地处巴山深处,坡陡沟深、山高林密。多年来,由于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们大多外出务工。2017年,有着多年香菇种植经验的王文治带领群众在山沟沟里建起一座座香菇大棚,并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带动了106户群众增收致富。自2018年至今,该合作社香菇产业累计收入达70余万元,吸引了当地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针对镇村产业发展缺人才技术、区域产业“小、散、弱”等问题,洋县经准实施“基础提升、头雁领航、人才下乡、科技特派员”四大工程,破解镇村技术短缺和人才荒难题,打造了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找到了一个个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密码”。 挖掘本土资源 培育振兴“主力” 作为“朱鹮之乡”,洋县将绿SE、生态、低碳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选,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吸引了大批的返乡能人。他们凭借新知识、新技能、新视野,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6月24日,在洋县望奎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香菇基地,上万架香菇排列整齐,合作社负责人张望奎正为10余名菇农开展现场培训。 张望奎是土生土长的洋县人。2006年,他怀揣在外学到的技术,和妻子回到溢水镇后坝河村种植椴木香菇和木耳。经过多年发展,他成立了洋县望奎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规模化基地。目前,该合作社培育椴木香菇、黑木耳2万多架,年产椴木香菇、黑木耳干品90多吨,产品远销四川、山东、江苏等地。张望奎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土专家”,被省内外香菇种植大户聘请为技术指导员。 不仅如此,洋县望奎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以产业托管、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周边300余户家庭参与合作社,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洋县还通过“柔新引才”方式先后聘请60余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困或与难题。在该县各类“土专家”“田博士”手把手指导下,培育出猕猴桃、中蜂、食用菌等产业示范村65个,产业示范园(带)、示范点98个,农村产业发展的势头正盛。 巧用专家资源 服务产业发展 “课程通俗易懂,理论加实践直观又实用。”6月12日,洋县食用菌培训班开课,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答疑解或,30名农业技术能手带着问题来、带着答案回,收获满满。 “2020年9月,我们企业的茯苓茶产品正式上市。要不是县上引进的高端人才,茯苓茶项目可能现在还在酝酿中。”陕西庆瑞丰食要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新庆感慨。 以前,苦于缺乏技术,杨新庆的食用菌产业一直在出售初级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经过县委组织部牵线搭桥,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田利教授团队正式与陕西庆瑞丰食要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过科技攻关,杨新庆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茯苓茶产品上市仅一个月,销售额就超过10万元。 自2018年起,洋县先后出台《洋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十条机励政策》等,以人才签约项目为载体,以“柔新引才”方式,引进院士及专家团队建成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其中,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以建设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了黑米原浆酒、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醋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双赢。 目前,洋县对内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培训内容,统筹培养好、使用好本土人才;对外持续实施以产引才、以产聚才,实现人才招引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科技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引领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已逐步形成。人才“引擎”,正持续赋能洋县乡村振兴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