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台村搬迁记(4)
更新时间:2022-09-29
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多少,设计了三种房屋形制,二层小楼采用黄SE琉璃瓦盖顶,每栋楼都有独立小院。村里还配套村务活动、医疗卫生、便民服务三个公共服务中心。 特SE产业蓬勃发展 “种了半辈子地,搬了家怎么生活!”起初,赵桂香还放不下家里的40亩地。宁可跑20公里路,也要顾着山上的地。 “年年种年年赔。”赵桂香叹了口气,山区的地,广种薄收。 几年时间,村里各种合作社兴起,家门口有了大量务工机会。4年前,赵桂香开始到村里的花卉育种基地务工,去年把自家山上的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又多了一份收入。 甘肃天茂盛花卉育种基地,就是赵桂香工作的地方。把苗木放进黑SE的营养钵,用铁锨铲进泥土,固定好后埋入大棚的地里排列成行……她和10余个农户正在进行移苗工作。 “老了老了,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们老两口随便花花,够了!”说着,赵桂香手上的铁锨挥动得更有劲了。 和赵桂香一样,在山里的时候,费淑梅一家经济来源主要是种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现在的收入,不光一家人花销绰绰有余,还能存下一些。那个山沟里,再也不去了!”掰着手指头算着家里的收支账,费淑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如今,在产业基地务工,她每个月收入3800元左右。 将台村海阔番茄制种基地里,成片的日光温室内泛红的番茄果实挤满了枝头,煞是好看。 “我今年58岁了,在基地干活每天可以赚100元,还能照应上家里。”正在基地采摘番茄的将台村村民董仲琴说。 乐业才能安居,只有发展和完善后续产业,才能使每个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抢抓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定点帮扶战略机遇,将台村高效利用引洮灌溉水资源,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将万亩旱川地发展成为集蔬菜制种、苗木培育、畜禽养殖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绿SE产业长廊,辐色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使搬迁区成为安定区北部产业园核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