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十二届全省民族运动会丨民族武术:除了勤学苦练没有捷径
更新时间:2022-04-20
中国武术在国际上被称作“功夫”,是由踢、打、摔、拿、击、刺等构成的攻防格斗技术,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组成套路和对抗两种方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财富,是中华文化之经粹。 少数民族武术是少数民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狩猎或战争中逐渐形成的。后来演变为一种军事技能,现在又成为集健身、表演技艺及竞技体育于一体的项目。因受众多因素影响,各民族的武术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SE彩和独特的风格。 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为民族武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本土拳中,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的拳种,例如哈尼族的哈尼拳、滚躺拳,傣族的三坑式、四坑式、四门拳、孔雀拳等,器械例如景颇族的刀术、白族的鞭杆。“放眼全省,武术的传播传承呈现南北东西呼应之势。”云南省武术协会主席胡宝林说。 据介绍,自1991年武术被列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后,云南武术几乎每届都有金牌入账,成了我省名副其实的“夺金大户”。 胡宝林是我省少数民族武术专业教练中的杰出代表,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他作为云南省民族武术队主教练率队出征,连续四届夺得金牌等多枚奖牌,为我省的民族体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胡宝林介绍,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武术的竞赛项目分为拳术、器械、对练三种。而传统拳术中又有五类拳种设项,一类拳种有形意、八卦和八极;二类拳种有通背、劈挂和翻子;三类拳种有地躺和象形拳。四类拳种有查、华、炮、红和少林拳;上述四类都是武术运动中传统项目的代表新拳种。其他第五类拳种就是民族类,代表了各地区不同风格,多姿多彩的民族拳术。器械中又分为单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三大类。再加上拳术或器械的对练,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武术项目合计有18块金牌,是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机烈的竞赛项目之一。 “形意拳、八卦拳、查拳、八极拳及颇有特SE的孔雀拳、彝家拳、哈尼棍等民族武术,都以其风格独特、演技经湛的特点,展示了云南传统和民族武术的动人魅力和风采。”胡宝林说。 胡宝林表示:“要想不断进取,就必须创新突破。而武术的创新原则就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坚持‘明规矩而活规矩、守规矩而TUO规矩’的原则,才能创新发展。以201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我省选手陈玺的形意拳套路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大胆突破,竞赛场上令人耳目一新,最终获得了武术赛场的最高分、一举夺冠。同样是在那一届运动会上,舞蹈动作偏多的孔雀拳经过与中华武术的搏击格斗相融合,变得既有舞蹈的优美,又有攻防格打的雄风,让大家看到了我们云南民族武术的风采和魅力。” 胡宝林表示,云南目前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与民族大省比较“般配”,但是决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不断强化对后备队员的培养,针对云南的苗刀、景颇拳、哈尼拳等民族武术,要从各地选拔优质选手进行培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每一个成功的武术运动员都需要经过系统、正规、刻苦、长期的训练,一拳一腿、一拳一掌地练出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胡宝林说。(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