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练出了真功夫的感觉

(一)筋骨齐鸣

“筋骨齐鸣”在传统武术当中是“撑筋拔骨”的表现,也是拳术练习的入门。这种现象的产生,可以作为劲力发放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志。声音的产生是因为关节腔闭合的结构。关节囊在真空状态下,将骨节拔开,将形成高压区,致使关节回弹形成从而发出声响,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关节间的连接物,我们称之为“大筋”首先是具备一定的弹力,其次是关节腔真空状态下所形成的“高压”。打比方讲,取一支针筒,堵住其气体进出口,用力将针筒拉开,内部即被抽成“真空”,能够产生很大的拉力,这就是高压状态所形成的另外一种“劲力”!

关节是一个由“关节囊”包裹的真空状态下的结构体,要将关节拉开,需要克服“内外气压”的不均衡和连接关节的“大筋”的拉力,一旦拉开,加以盘练,关节的“回弹力”也是相当可观的,在能够产生很大的“崩弹”劲力的同时,关节腔会发出“嘭嘭”的声响,这也就是传武当中说阐述的“筋骨齐鸣”,通过不断盘练,我们可以将身体的主要关节都进行“开发”,使其具备“崩弹”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身备五弓”。

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动作几乎是半自动化的,所要做的就是调整身体的“状态”,也就是“开弓”的过程,后面的动作,几乎是连续不断,自主发色的,这也就是拳谱中所说的“颤劲可使日月无光”,“颤”是“弓”或者“弹簧”的特新,“颤”是连续不断的,是身体每一个关节都参与的一种“状态”,是劲力的“全力以赴”,练拳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开发的过程!

(二)骨肉分离的感觉

“骨肉分离”是行拳时骨升、肉降、关节松的感觉.拥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没有紧裹在骨骼上,已经处于放松态。

骨肉分离”或者叫“马窜皮”。我们家里养的狗儿猫儿,背上的皮一抓一大把,跟骨架是分离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观察,猫的身体非常柔软,可以蜷缩成一团,要做到这一点,关节必须要开得厉害,只有在关节松TUO度大的请况下,才可以。

关节是由具有弹力的肌腱连接,称之为“大筋”,所以猫科动物非常擅长用筋骨发劲,往往身体一个“抖颤”就窜到一丈开外了。我们人在练功时,如果可以每一把劲力,都是身体的大筋崩弹发劲,每把必“颤”,日久天长,皮肉与骨架就开始“分离”了!

(三)自身重量的感觉

“自身重量”的感觉是指行拳时我们觉得四肢如同负重。

由于人生来就在地球引力下运动,以至对自身肢体的重量失去察觉,我们只有在体外荷重时(如拎一桶水)才会有负重感。

如果你在行拳时感觉到四肢的沉重,就说明你的身体真正放松了,放松的状态越好,肩、胯关节松开的程度越大,四肢的沉重感就会越大。

这种沉重感是僵力去除、身心放松后肢体受重力作用的结果,所以拳论有“由松入沉”的说法。传统拳练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如“灌铅”般的“沉重感”,有朋友认为是骨密度增加了,重量变大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因素是微乎其微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感觉,还是关节缝开,关节大筋“拔伸”,变得有弹力,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出现的由于“重力”因素,自然拉伸的现象,从身体的感受上来讲,用关节大筋去感受重量,自然变得比较敏感,似乎肢体变得很沉。

这是好事,在“发劲”时,就更加容易找到阻力点,借助身体自身的重量做到“开弓”的效果,是“撑筋拔骨”训练到了一定时以后出现的状态,此时就无需再通过“磨”形成阻力,进入到另一个层次!一旦达到这个程度,“筋骨撑拔”就变得随心所衣,随时随地,信手拈来,是“练与用”的转化。能找到这种感觉,那么身体的“缩涨”也就不在话下了!

(四)脊柱行拳

动物的脊柱是“弧形”的,更利于整体发劲,而人的脊柱由于直立,在重力因素的影响下,变成了“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三椎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时有体现,特别是颈椎跟腰椎,所以“三椎”不能单独发劲,容易出现脊柱的问题!拳谱中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命门后顶”的要求,就是要使人体脊椎恢复成“弧形”,便于发劲。

所以脊柱主的是纵向的崩弹,而非横向的拧转。横向发劲应由胯带肩动,脊柱整体拧转,帮助传递劲力,绝对不能在某一“椎”处单独自主发劲!

“脊柱”是胯与肩之间的连接结构,胯与肩主横向拧转,脊柱主纵向的崩弹,我们观察动物的奔跑和捕捉,脊柱主宰了身体的“缩涨”,使得动物在快速的奔跑中,如“弹簧”般窜进。“脊柱”是一个多关节的连接,每个关节都是一个动力机构,使得脊柱蕴含了强大的能量,我们在发劲时,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脊柱的形态,使其拉成“弓”形,将“颈椎、胸椎、腰椎”变成一个整体。

训练过程当中,我们往往借助于“劲意”比如“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通过这种意识的强化,使脊柱成弓,同时拉伸骨缝,使之产生劲力。一个人“脊柱”活了,整个人就“活”了,整个人如一条“大龙”,没有能与不能,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发劲,是传统功夫到达“高层次”的必经之路!

(五)整身如球

练拳要“整体力”,但初学者往往只能够做到用身体肢节完成动作,是局部劲力。那么如何快速转化劲力呢?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捆”字,所谓“捆”,就是将身体“捆绑”,自然形成一体。这里所讲的“捆”,是“合”,是“夹”,我们一直强调在练拳时要做到“合肩夹肘”,目的就是完成两臂与身体的“结合”,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两肘管上身,两膝则管住了下身,分工明确。

朋友们又想,两膝要是“夹”住了,还怎么运动呢?所以在形容两膝的“合”时,用了“磨”,其本意就是在不影响两腿运动的前提下,做到了下肢的整合。我们除了做到两肘夹,两膝磨,更要知道“肘与膝”之间的互动,拳谱中讲“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了“肘与膝”之间的“合”,其它自然能合,做到上下“合二为一”,“整身如球”!

“肩”是连接手臂与身体的重要环节,发劲时候,肩必须要做到“松而不懈”'才能够劲力顺达。要使“肩”做到“松”但又不失“弹力”,我们就得开发肩关节,不断撑开肩缝,崩起肩部大筋,使其重复拉伸而具备弹力。

练习中,尽量不借助肌肉的力量,通过两臂的“磨”形成阻力,似乎两臂在肘关节处被捆,借助这阻力,使两肩能拉开缝隙,两肩要“松”,松则能开,如果手臂用肌肉力,则两肩会受肌肉力影响而紧张,使得肩关节被包裹紧而无法打开,因此“磨”的目的是不动用“肌肉力”的请况下使肩“TUO开”,用这样的方式撑开肩缝,拉紧肩部“大筋”,达到筋骨崩弹带动两臂崩弹的目地!

“脊柱”是胯与肩之间的连接结构,胯与肩主横向拧转,脊柱主纵向的崩弹,我们观察动物的奔跑和捕捉,脊柱主宰了身体的“缩涨”,使得动物在快速的奔跑中,如“弹簧”般窜进。“脊柱”是一个多关节的连接,每个关节都是一个动力机构,使得脊柱蕴含了强大的能量,我们在发劲时,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脊柱的形态,使其拉成“弓”形,将“颈椎、胸椎、腰椎”变成一个整体。

训练过程当中,我们往往借助于“劲意”比如“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通过这种意识的强化,使脊柱成弓,同时拉伸骨缝,使之产生劲力。一个人“脊柱”活了,整个人就“活”了,整个人如一条“大龙”,没有能与不能,可以在任何状态下发劲,是传统功夫到达“高层次”的必经之路!

有朋友问,什么是“决劲”,以前解释如“洪水决堤”,但理解不深刻,毕竟没有机会亲眼所见,谁能真正感受呢!我们身边能够接触到的比如水中的鱼儿和虾儿,将它们捞起,拿在手上,感觉到它们身体运动是一种爆发模式,要么不动,要么弹动,这和它们生活在水中是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们在水中游泳时,首先感受到的是“阻力”,可以推动我们向前移动,如果我们划动的手臂瞬间由水里到空气中,相信我们的手臂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也会瞬间变成一种爆发式运动。在练拳时,如果能够想象并感受阻力的存在,依靠阻力使身体骨节撑开,大筋充分崩紧,瞬间TUO开阻力之时,就是我们发劲之时,这种阻力前提下的发劲模式就是“决劲”。比“决劲”更高级的就是“颤劲”,连续不断的“决劲”!拳诀中称“出手不见形,见形不为能”,速度是前提,整身速度更是难能可贵!

武功修炼如何才能步入化境呢?

一句话:练后天,返先天,回归自然。

崇尚自然,是武功步入化境的不二法门。

武功修炼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三步:

第一步,学习套路,练习散手。现在人们进步了,一般都知道死招死式不高级,不追求死式绝招了。看过武侠小说的,也都知道“无招胜有招”,然而多数拳种都是将套路和散手作为入门阶梯,给武功打基础。也有的将套路练习作为练功(如太极拳)。

第二步,练习内功,掌握拳法。这是增强功力,把握技击大法的过程。相对于死招死式,这是“活招儿”,随势而变,灵活应用的技法和心法。

第三步,在内功和拳法修炼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对抗和实战对抗,通过无数次的对抗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功力、拳法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功力、拳法和应变能力,使功夫真正上身。功夫二字,是指修炼(时间)的积累,和获得的实实在在的功力、经验等综合技能。

各位练武术的朋友,请你们先把手头儿上的功夫放一放。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来无人揭晓。而今天终于被找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多年来我一直想知道的,我想也应该是大家一直都想知道的。那就是咱们的武术前辈们在与人交手中是如何做到抖手人飞犯者立扑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怎样练才能达到呢?这个问题一直捆扰着我们。多少年来大家一直再猜测。因为这种功夫一直被拳家所秘传。而国术在近百年来又是几经沧桑,本来就鲜为人知的内家功夫到现在已成残喘之势。以至于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怀疑它的存在。认为这种功夫只是传闻而已,可信度不高。不象国外的拳击与格斗。全部都有相关的记载。真实可信,来得又快。所以有很多朋友现在已经开始改练拳击和散打了。这种局面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热爱传统武术的男儿所忧虑。可问题是光忧虑是没有用的,要想使这种状况得到解决就必须拿出事实来予以证明。但我们却又苦于自身功夫的浅薄,无法拿出事实来说明。所以只好是望而兴叹了。

而现在的武术界从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武馆林立,各门各派人才辈出。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衣钵传人和关门弟子在拳学理论上大都海阔天空,在实际应用方面则推三堵四。(评:呵呵,现在世面上的大师都是理论家,到处出书演讲)别说是技击,就连推手也难以让人信服。嘴上说是传统武术,而实际上是武术加散打。所谓发放也只不过是在说手当中以大个对付小个,体重大的对体重轻的,会打的打不会的。更有甚者,竟利用后学者的无知和经验不足,用下流的手段来蒙骗学生。

这些实际请况让我们这些热衷传统武术的后辈们真的是饱尝了风霜。但这并不是最惨痛的,最可悲的是那些受了蒙蔽还不自知,每天还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苦炼,梦想自己能有一天终有所成的人。这些人不单单是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失,而无法挽回的是几年或是十几年的宝贵时光。经济上的损失终归是可以弥补的,可大好的光音却是一去不复返了。(评:我这些年也见了不少盲修瞎练的道友,花费时间、经力、金钱无数,可惜一无所成。大好的青春,大片的诚心,就这样消磨在漫长的岁月中。只能感叹福缘不够了。)

我个人这个圈子里莫扒滚打了二十多年。一边寻师访友,一边刻苦钻研。可进展上却总是颇为缓慢。在这当中不知打了多少次退堂鼓。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天爷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收获。几年前的一次外出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原籍河北的老人。到现在我们也不知他姓氏名谁。可在这几年当中我却一直蒙受他老人家的教诲。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不但自身的功夫有了前所谓有的变化,而且通过学习以前遗留下的诸多问题也全部得到了解决。(评:还是那句话,真正的高人隐士都隐在民间,他们没时间出名争利,头上没有什么光环,也不是什么道协会长,佛协主席,一辈子寂寂无闻,但有大把的时间苦修苦练,证悟大道。他们不轻易收徒,一辈子可能也就两三个,四五个。他们只传有缘有德之人,而不是传那些所谓的名人、明星。

可能在路上看见一个人,觉得顺眼,都会传一两手,而这一两手功夫的真传,远比外面那些大师们所传的千招万式的花架子更加实用)这真让我心喜若狂。但在喜庆之余我并没有忘记还在泥泞之中蹒跚而行的朋友们。我要郑重的告诉大家,在我二十多年的武术生涯中,所结识的圈子里的朋友多不胜数。包括我在内大家全都练错了。我这麽说不是在吓唬大家,我知道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是什麽滋味,这和我当初听到先生这样说时内心的感触是一样的。所以我就更应该把真相告诉大家,把所谓的不传之秘告诉大家。在如今这个年代,我所遇见的这位老人能不惜打破几百年来一脉单传的陈规,既不为名也不为利,把武功首次外传。我想这应该是出自一位老武术家对中华武术的热爱与关怀吧。作为他老人家的学生,就更应该把继承和宏扬中华传统武术作为自己所应肩负起的一种责任。刚才我跟大家讲这麽多年咱们都练错了,那麽究竟咱们错在那里了呢?

下面我将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粗略的分析。要说都练错了,那可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不是随便乱讲的,是要拿出事实依据的。要说错,其实咱们大家都错在了一点上。那就是传统武术练的是心,是人体的先天功能。而我们现在所练的却是后天的躯体。当然练先天功能,后天躯体也要跟着发生变化。但大家却忽视了先天才是问题的根本,应当作为下手之初,而我们现在全都是在舍本逐末。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我们把锻炼的重点放在后天形质上的话,那麽无论你使用任何方式方法,你的这种锻炼模式和现代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练形意,八卦,或是练太极练大成的朋友表示反对。没关系,我在这里先要跟大家说两句佛家的偈语。这几句偈语千百年来一直没人能够破解。在我与先生学习期间,他曾多次对这首偈子进行讲解,使我获益匪浅。我想在这里提出来多少也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吧。这首偈语的原文是:空手把锄头,行路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咱们都是行路骑水牛的人。嘴上说自己练的是内家拳,形式上也没有错。可练的过称中却一直是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无论是好的感觉还是坏的感觉,只要是你在跟着它转悠,你所练的就都是后天而非先天。拳法本身并没有错,无论是桩功还是架子,错的是我们每一个执着自我意识的人。

我个人在平日里经常与各门各派练武术的朋友们一起切磋交流。对于很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我都曾向先生一一进行请教。比如说抖大杆子,先生说秆子必须要在自身练到内外相合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否则极易出偏。尤其是那些体质差的人,在既没人指点又急于求成的请况下进行大运动量练习,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先生还说,当年丘处机丘真人练功用的试力石重达四百斤。如果没有相应的内功作基础,即使你练到能把它举起来,也只不过练的是一身蛮力。况且我国国人体质与西方人种相比相差甚远。这一点从现代所有对抗新体育项目上都表现锝极为明显。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家功夫在这个方面却有其非常独特的锻炼方式。恰恰能够弥补国人体质之不足。

说到这儿,不禁使我想起了几个练形意和八卦的朋友。他们针对自己所练的拳术在练功的方式方法上提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好可以做为典型事例来给大家在学习上提供帮助。大家应该知道,形意,八卦,太极包括所有内家拳在内,不论是拳架还是桩功,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目的都是在开发人体的先天功能。并使之与后天形体合二为一。以备其用。在练法上,无论是行拳架还是练站桩,虽然可以按照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姿势去锻炼。

但是在上中下三盘之中,我们还是应该以高式作为最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课程勤加练习。因为只有在最自然的姿势状态下,我们才有可能作到身心两个方面的放松。而只有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放松了之后,我们才有望启动人体的先天功能。作为中盘和下盘只不过是先天功能在人体内部充分发挥使后天形质得到明显改善的一种外形体现。而现在的练习者大都把事请本末倒置。把原有的内功训练变成了力量新训练。以至于把肌肉练锝僵硬,关节造成异常的比比皆是。身体素质好的也只不过是增长了些力量而已。对于内功则毫无意义可言。而在力量方面果真要和专业队的运动员相比较的话,其差距真不是略逊一筹的问题。因为要真把这种形式作为增长力量的手段来实施的话,远远不如现代体育项目训练得科学。

说到传统武术的内劲,有很多朋友多次提到气沉丹田的问题。其实这与咱们上述的问题相似。现在的习练者大都把事请前后混淆了。所谓气沉丹田是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充分改良之后的一种特征。当先天功能在习练者的身体内部被启动之后,其皮肉筋骨与五脏六腑全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身体从后天状态逐步向先天状态过度。

其身体特征表现为形体柔软,呼吸由原先的胸式呼吸漫漫下降成腹式呼吸。由粗重逐渐变得匀细深长。头脑中的杂念也越来越细微。所以说先天功法在人体生理的改造上一步有一步的征候。而我们却把前人在无为状态下获得的身体变化特征,用后天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种有为的运动方法。在现实中,这种请形不胜枚举。就拿形意拳的明暗劲来说吧。所谓明劲,是习练者在先天功能的作用下,使身体达到节节贯通,节节贯川的状态之后,在平日练习或技击当中在形体上浑然而生的一种整脆之力。常会给人一种其锋莫可当之的感觉。而后人却误认为此劲一定要使劲才能练成。

假如真那样做的话即使你苦练一辈子也是白费功夫。所谓暗劲,是指先天功能使后天形质进一步发生变化,先天一气由体内出露体外。使先天功能由习练者的形体本身扩充到形体之外。与大自然中的先天一气相互融合。所以习练者在平日的练习或是在技击当中,其形体上表现得好似轻描淡写,给人一种毫不经意之感。而现在的习练者对于暗劲的理解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评判了。其实一直让人难以置信的轻功,也是待身体整齐化一之后,先天之气由体内出露体外与地表形成一种相斥之力。而后再行穿沙衣跑板子的一种特殊功法。在这里我们不做详述。

而作为内家三拳之一的太极拳,当年王芗斋先生在达记者问中曾说该拳却有几种力学原理。而得其要者百不能一,因为其基础体认功夫早已消亡。这是王芗斋先生在当时哪个年代对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担忧。如果从现今来看,几乎所有传统武术都是从一开始的铁老虎而逐渐变成今天的纸老虎。几年前我从先生的藏书中曾看到一本太极拳的老拳谱。其中几句有关于棚劲的描述,我想大家看了之后也许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书中写到:所谓棚劲者,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遍体弹簧似,开合一定间,任凭千斤力,漂浮并不难。从这几句话中大家可以得知,太极拳也要求习练者在推手与断手中具备无点不成弹簧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混元力。而并非象现今的太极拳,只能运用一些近乎于摔跤的手法在力量和技巧上去赢人。同时也说明了遍体弹簧似这种技击状态并非只被一家或几家拳种所拥有。而应该是中华传统武术所共有。

但是在如今,这种传统功夫已几乎成为绝学。造成这种现状最重要的原因无外乎有三种:语言,文字和童子功的问题。因为前辈们的心得体会全部来自于先天功能。而语言和文字都是后天所为。所以当老师的倘若在这两个方面尺度把握不好的话,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况且做学生的在对先天功能没有切身体会之前,全都习惯于用后天的思维模式去理解老师说的话。这也是造成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种功夫并不意味着真的象古语所说的那样圣人之道不可传。关键是要看当老师的怎麽教。在过去,一般都是有钱的人家把老师请到家里来。既然你请人家来就是相信人家,所以过去当老师的一般都很严厉。学生练的不对不是打就是骂,而且一开始决不给你讲其中的道理,只是叫你按他说的去练。练的不对他自然会告诉你。当学生的从不敢多问。其实这才是高明的老师。因为他知道说了你也理解不了,不但没帮助反而会害了你。当学生的只要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的去练就行了。(评:真正高明的师父,教徒弟都是这样,先从糊涂起,再从明白来。无论教你什么,不会和你解释那么多,先练着吧,到了一定时候师父会点你一下,那时你就自然明白了。你不练段日子,怎么说都不会明白。真正的修炼本来就是这样,练一步,就有这一步的体悟,才能说一步的话。很多东西就是练了才知道,师父不说自己也明白了。可现在的很多修炼者,看书者多,实修者少。夸夸其谈者多, 能耐寂寞者少。做一时之客者多,持之以恒者少。

一时兴趣者多, 终身为修炼者少。)但是在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新的问题,就是过去凡属武术名家在学艺途中都有两个基本相同的特点。一是童子功,二是都有明师指点。所以大都不会走冤枉路,等功夫上身之后拳理也就自然明了了。可后来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变和政治上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很多习武之人大都是半路出家,而这些人在很多方面缺乏练武所必备的条件。尤其是在身体条件上与学龄前的孩子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而咱们的武术前辈们在教学上对于这些半路出家的人来说大都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这就必将造成形体训练这一重要环节在难度上的加大。

人体在筋肉骨骼上的构造基本上是这样的。在医学上,筋是指一条肌肉的两端附着在骨骼上的那一部分,骨骼与骨骼之间是靠白韧带与黄韧带相连接的。关节的中间是软组织,软组织中有组织液。它能在人体受到重力时起到缓冲作用。而由若干肌肉纤维组成的肌肉束的外围有一层筋膜,学名叫结缔组织。这种结缔组织把若干肌肉束组成的肌肉群也包裹着并同时把全身所有的肌肉群全部连接在一起。

传统武术中讲的筋膜腾起说的就是针对这种结缔组织通过良好锻炼之后所达到状态。它本身是有弹新的。而人体在后天当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会导致这些人体的组织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过去的武行中有肩不挑担手不提篮的说法。这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因为手持肩扛对人体脊柱的影响最大。

人在三岁之前脊柱与盆腔还没有完全长合在一起,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走起路来晃晃悠悠总是爱摔跟头。在这之后随着人体的成长和发育,由腰到尾闾这一段的脊椎渐渐和盆腔长合在一起了。这一段为人体的中节。在人体的上中下三节当中,中节的锻炼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修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习拳者中节必须要打开,这一段被贯通之后当人体在做原地旋转时,整条脊柱与盆腔还有两跨是分别转动的。而现在练武术的朋友从腰到尾闾这一部分的脊椎骨与盆腔都是闭合在一起的。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因为只有在这一段被完全打开之后,习拳者在平日练习或是技击当中才能做到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所发之力才能均整,攻防之中才能作到化打合一。否则,我们只能是去和对手比拼力量,速度,耐力还有技巧,从而落入了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与中国传统武术完全背道而驰。

喜欢看武狭小说的朋友都知道大侠徐良的背是驼的,这种说法可真是外行看热闹。当人体脊柱舒展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就跟猫科动物的脊柱一样是耷拉着的。尤其象猫在蹲着的时候,背是圆的。世人还误以为是驼背,其实这正是传统武术中要求习练者所必须达到的含胸拔背。而溜肩圆背则是一种最佳状态,它是先天功能在人体生理改造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在拳谱中有熊蹲虎坐,鹰眼猿神,机腿蛇身的说法。对于这些老话大家千万不可忽视,不能只当作是一种形象上的比喻。而现在的练习者大都只是一味的从外形上去模仿。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武术在体用这两个方面的实质与作用。这正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反思的。真正的传统功夫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人的本体即先天功能的发挥,才能使后天形质得到改善,直至在实际当中发挥出这些动物的特新,而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习武者所应追求的。

在人体的所有关节当中尾闾这一节是最难打开的,当尾闾被打开之后其他关节均已被打开。在这种状态下尾闾与两跨在同一平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万向轴。各项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转换。所以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把两跨与尾闾称为一身之根节。当习练者达到了这一层次,就可以在推手或技击当中,在身形不动或微动的状态下使对方的力量通过与我的肢体接触而使其化为乌有。

比如当对方用力推住我的双臂或前胸时,对方的力量会自然而然的沿着我的脊椎产生快速移动,由脊椎骨的自行传导下降至尾闾而使其落空。在此同时,我的力却由脚根起经腿和腰传送到接触点作用在对方身上。这在传统武术中叫分音阳。在这种生理条件作用下,不管对方有多用力,我的身体却始终保持在松弛的状态。对方推不动并不是因为我在用力抵抗,而是由于我的身体在做自然新的传导。这正是传统武术中无力之力的道理所在。

在一般请况下,对方越是推不动就越会用力,而越是用力身体就会越僵。直至想撤回来都不容易。就好象是我把对方给粘在了身上。这时候对方的感觉就好象是推到了墙上,从脚底下有一种被棚起来的感觉。因为对方的力根本没有作用在我身上,而是随着自然新传导全部回到了他自己身上。在这种状态下对方越是用力脚底下就越是站不稳。因为对方的重心已被他自己所发的力给破坏了。所以脚下失去了平衡,这就是棚劲。而棚劲的产生正是由于自身音阳的自动运动。

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的是,功夫到了这个层次的习练者无所谓推人和被人推,因为道理是一样的,因为这种自身音阳的转换或称之为攻防上的变化已完全TUO离了外形的招数和技巧。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而这正是环中之力的初级阶段也可以说是遍体弹簧似的刚刚开始。

到了这个阶段习拳者才真正作到了推手即是断手。因为这时候的习拳者在技击当中已不必左躲右闪的去逃避对方的拳脚,或是在你来我往当中被动的去忙于招架。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靠近对方,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攻击对方的中线。几乎不给对方留第二次出拳的机会。所以拳经有云: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形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这就是中华传统武术的初级层次。到了这个程度,习拳者才能在技击当中体现出传统武术的味道。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 上一篇:太极宗师陈发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