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太极宗师陈发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太极宗师陈发科与京城跤王沈三比武,过招3秒,突然退场,观众直呼不懂,2天后沈三提4样礼到陈家,谜底揭晓。

陈发科,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传人。20世纪20年代末,在北京授拳的陈照丕突然受魏道明邀请,前往南京。于是,在北京武术馆要求下,经陈家沟乡亲们推荐,陈发科便开始了北京授拳的生涯。

1928年,在北京的一场武术擂台赛上,陈氏太极传人陈发科与最有名的摔跤专家沈三相遇。

高手过招,互道仰慕。

沈三快人快语:“我们摔跤的对太极拳不了解,总觉得那是活动活动身体,不是武术,如果抽签正好与摔跤的抽在一起,该如何?”

陈发科低调内涵:“当然有办法,比如过去临敌,哪能挑选对手?不过,我却不一定准能应付。”

沈三想过招试试:“咱们研究研究。”

只见陈发科先伸出双臂,叫沈三紧紧抓住,并说:“我见过摔跤是这样先抓。”

看热闹的不嫌事太,观众来了劲,看好戏。

不料,陈先科伸出双臂,沈三伸手抓住,不过3秒,龙争虎斗压根就没有出现。

2人却都松了手,相视大笑,互相拱手,一同退场。

就这么比完了,结束了。场下观众,包括陈发科的那些徒弟们,都莫名其妙,直呼看不懂。

谜底在2天后揭晓。

那天入夜,沈三来到了陈发科的住处,还提了4样点心。一见面,沈三就说:“那天承蒙陈师傅相让,多谢!”

陈发科笑曰:“岂敢岂敢,彼此彼此!”

沈三突然望见陈发科的徒弟个个都是一脸懵B的样子,便问:“你们师傅回来没跟你们说吗?”

众徒弟更懵了:“说啥?啥也没说啊!”

沈三一拍大腿,伸出大拇指:“嘿,你们师傅属这个!好好跟他学,陈师傅不但功夫好,而且人品更好!

你们以为那天俺俩没比试吗?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陈师傅伸出两只胳臂让我抓,我一搭手,就知道他的功夫比我高多了。

我想借劲,借不上,想抬腿,抬不起来!

这时,如果陈师傅要摔我,一下子就能给我摔出去了。可是他当着众人给我留面子,背后又没宣扬,真够朋友!”

沈三走后,徒弟们问师傅陈发科为何不摔他。

陈发科笑曰:“为啥要摔人家?如果你们处在沈师傅的地位,愿不愿意当着大伙儿的面,挨一下摔?

一个人成名不容易,我们要替人家爱护名誉。

古人讲己所不衣,勿施于人,损人利己的事咱们不能干,就是连想也不应当想!”

两位高手,都是好修养。

一个,存心仁厚,给别人留足面子,做了善事,只字不提,不显摆,不唯恐天下不知。

做就做了,根本不觉得什么,不当回事。

另一个,对自己不如人处,不遮掩,不粉饰,不装B,对别人的善意,别人的好处,不仅心领,而且面谢。

当众宣传,唯恐人不知,乐于扬人之善。

陈发科对其他的拳种从不做任何贬损。一次,有徒弟突然问陈发科哪种拳好。

陈发科曰:“哪种拳都好,如不好,早被淘汰了,不会流传至今,拳的好坏,全在怎样教和怎样学。”

陈发科看别人练拳,从不做无原则的批评,更不在背后轻加议论。

如果有人谈起某人练得怎样,陈发科一般都回答“不错”或“有功夫”,实在看不过去的,也只是说“他的拳,我看不懂”。

抗战期间,北京沦陷,日本鬼子得知陈发科武艺高超,多次高薪聘其教授拳法。

陈发科不为所动,坚不应邀,躲到乡下种地,直到抗战胜利。

陈发科武德高尚,广大武林同道尊其为“太极第一人”。

在近30年的教拳生涯中,陈发科结合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在陈式太极拳大架中,增加了转腕缠绕等动作,创编了陈式太极拳新套路。

一代宗师陈发科,逝世于1957年,享年70岁。

  • 上一篇:晚春钓鲫鱼,钓法思路有变化,记住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