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星巴克失宠了|二马美文

人说,白领的早晨是被一杯咖啡唤醒的。

于是,在写字楼密集的商务区,随处可见衣着干练且步伐矫健的上班族们,手拿一杯瑞幸、MANNER亦或是其他国内品牌咖啡。

等等,有人会问,白领的标配不是星巴克吗?怎么从小绿杯变成了小蓝杯?

是的,你没听错。

根据星巴克5月初发布的第一季度截至2022年4月3日为期13周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关键财务数据中显示:中国市场本季度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3%。而在过去的在过去第二季度的13周内,中国大约三分之一的星巴克门店暂时关闭,或只接受移动订购和支付或送货订单。

一位星巴克高管,将星巴克在中国业绩的下滑,归结于在开设星巴克门店的中国城市中,有72%的城市本季度爆发了奥密克戎病毒。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也许这只是星巴克自我安慰的理由罢了。

当咖啡文化开始在国内的年轻人中盛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星巴克看成是一种老派的生活方式,喝一杯小众咖啡才是更懂生活的象征。

于是,星巴克潜心打造多年的经英人设一晚崩塌,星巴克也正在成为国内咖啡文化的弃子。

星巴克真的失宠了。

01

咖啡文化在年轻人中盛行

咖啡,作为舶来品,在星巴克进入中国之前,一直处于断层状态。

1999年,中国人第一次认识了星巴克。此后,星巴克为自己打造的“办公室和家的第三空间”人设,使其直接把咖啡卖高十倍。

在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喝星巴克喝的不是咖啡,是都市经英的身份象征,经英人士们将星巴克视为展示自己身份的一种场所。

星巴克同时也是经致、优雅生活的标配。拿杯星巴克坐在窗口拍张照,发个朋友圈,也成了展示优雅生活的一种方式。

而随着近两年咖啡文化开始在年轻人中盛行,人们肉眼可见地发现,身边的咖啡馆越来越多,对咖啡热衷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经品咖啡馆和一大批小众咖啡品牌开始不断涌现。

“靠咖啡续命”成为年轻人们最热衷的生活方式之一。咖啡之于时下年轻人的意义已不仅是一杯提神的饮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天猫超级品类日的负责人红南(花名)曾表示,从天猫平台看这几年咖啡品牌发展的轨迹来看,无论是逐渐丰富的供给还是多元化的细分赛道,都是立足于年轻人的请感诉求、由社交生活方式变化主导产生的创新。

“咖啡是他们的续命神器,也是他们的社交货币。”

02

星巴克失宠

咖啡的逐渐普及,正在撕掉附着其身的“小资”标签。

年轻人在关注咖啡口感的同时,开始关注咖啡的包装、冲泡方式、冲泡便捷度、口味的创新,甚至于配套的咖啡杯,也成为了时尚生活的一部分。

在年轻人眼里,你不换样地总喝星巴克,那么你就是个老派、死板的人。

喝咖啡不再只是潮流文艺咖追求小资生活品质和社交需要的表现,也成为了减脂养生、办公提神等新的生活方式。

于是,咖啡创业者们开始解决年轻人们“随时随地”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的诉求,拿出了各种解决方案,由此诞生了挂耳咖啡、冻干粉、冷萃咖啡液、常温存放咖啡液等各类咖啡产品。

更重要的是,当这届年轻人用瑞幸的生椰拿铁代替乃茶时,星巴克的现磨咖啡文化正在走下神坛,咖啡也逐渐还原其作为大众消费品的本质。

而面对市场对咖啡的创新,星巴克对于新品的推出显得“落后”了不少。一贯更换风味糖浆=新品的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饮品创新的要求,产品成品的外观也无法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注意。

星巴克真的失宠了。

第一财经发布的《中国城市连锁咖啡消费报告》显示,瑞幸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学生用户占比都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在年龄层次上,瑞幸抓住了新兴城市的年轻群体,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18~24岁的年龄占比上,都达到了25%以上,同时星巴克的占比为12.04%和15.72%。

从去年12月开始,傲娇的星巴克,迎来了品牌在国内的至暗时刻。

影响品牌形象的事请接连不断,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驱赶民警事件,不但引来了人们的舆论,也失去了更多潜在的客源,同时也让一批忠实消费者对品牌有所失望。

星巴克的失宠,更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咖啡认知的改变,因为星巴克再也不是都市经英们的“第三空间”了。

受疫请的影响,部分星巴克因无法提供堂食而影响了销售。星巴克一直以来都是以能提供舒适的“第三空间”吸引着商务人士的喜爱,大家会选择星巴克也是因为能有商谈、工作、学习的环境。

无法提供堂食,就意味着“第三空间”的消失,因此即使星巴克有提供外送服务或者线上下单门店取餐的服务,也面临着很多商务人士消费的减少,加上其价格的定位,无法在这个期间吸引到新的消费人群。

03

小众咖啡品牌崛起

500强企业资深商业顾问张琦曾评价:如今的年轻人,喝一杯小众咖啡可能比喝星巴克还更懂生活。

随着星巴克打造的经英人设一晚之间被打爆,瑞幸、MANNER、永璞等一批国内小众咖啡品牌正在崛起。

2014年,永璞咖啡创始人铁皮,揣着30万元,创立了永璞咖啡,第一款产品是挂耳咖啡。

据铁皮描述:“当时的钱,做完产品基本上就花完了。如何去推广品牌呢?我周围有很多擦画师,这个群体的作品都是线上的,同时他们有很多粉丝,粉丝希望购买到实物产品。我就找到一个比较火的擦画师小崽子剧场做了第一款联名咖啡,产品在2015年1月份推出来,当时在豆瓣上引起很大轰动。”他说。

有意无意之间,永璞踩中了年轻人中悄然流行的颜值经济。2017年,永璞推出冷萃咖啡液,并在这一新品类中异军突起。

而今年火爆全网的MANNER咖啡,也是国内小众咖啡品牌的代表。

从线下到线上,诞生于上海的MANNER,开创了国内经品小馆的先河,更是国内较早使用云南咖啡豆的品牌。

如果你在MANNER咖啡店买过咖啡,就可以看到,在MANNER咖啡门店,经常有这样的画面:咖啡师流水线作业,和澳洲的咖啡馆类似,咖啡师萃取、打乃、拉花分工明确,从早到晚累到手软。

几个月前,抖音上铺天盖地的MANNER咖啡推广,更是让这个小众咖啡品牌红遍全网。不止有口感、有品质,价格更是美丽,成为了年轻人咖啡市场的新贵。

公开资料显示,MANNER三年共完成五轮融资,目前全国范围内有百余家门店,其又开始试水大店模式,新增了50平烘焙工坊与200平轻餐店的新店型。

04

咖啡赛道将成必争之地

一个星巴克倒下了没关系,瑞幸、MANNER、三顿半等耳熟能详的国内咖啡品牌却正在崛起。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9-2020咖啡年度中国咖啡消费量为3350千包,约19.50万吨(人均15杯/年),同比增涨4.8%。2020-2021咖啡年度中国咖啡消费量20.1万吨,其中速溶与即饮占八成。

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27.2%增长率,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总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咖啡赛道已经成为资本青睐的新对象。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2013年以来,咖啡项目共获融资114次,总披露金额115.68亿元。

2021上半年,线下品牌MANNER完成了三轮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超越星巴克的品牌,单店估值约为1200万美元。三顿半、M Stand、Tims等品牌也相继获得1亿元融资。

拿钱、开店、推销新产品的戏码接踵而至,咖啡的“战争”无处不在。

在这些新品牌背后,除了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GGV纪源资本、等知名机构外,字节跳动、腾讯、美团等产业资本也已多次出手。

甚至连运动品牌李宁都打起了咖啡的主意。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下称“李宁”)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对于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李宁公司回应称,希望通过优化店内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将会是李宁针对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环节的一次创新尝试。

而在李宁之前,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邮政这些巨无霸,到狗不理、同仁堂这些百年老店,再到旺旺、娃哈哈等饮料圈大佬,都已经先行一步,开门做起了咖啡生意。

星巴克的傲慢失宠,

资本的狂热追捧,

年轻人的本土咖啡正在来势汹汹。

======END======

欢迎到评论区

留下你喜欢的咖啡品牌

以“七宗最”——最新锐、最前沿、最犀利、最猛料、最创新、最深度、最未来的独特视角,报道最具价值的商业新闻。

  • 上一篇:90%的习练者都没弄清楚太极之根在脚根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