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与中国老一辈杰出政治学家北大赵先生李先生举杯共饮的日子|MAO寿龙
更新时间:2022-06-14
1984年秋天我入北京大学学习,1994年夏天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在北大,当然不会只有读书、学习和思考的学习人生。北大人的生活其实还是丰富多样的。我在北大,学会了游泳,所以每到夏天就去五四草场附近的室外游泳池泡着。春秋时节天气太冷了,就去25米的室内游泳池泡着。每次去下水,一直把时间用完,才依依不舍地出来。现在如果下海游泳,还可以三四个小时不上岸。我吹牛说,下海游泳,三天三夜不上岸,生吃鱼虾。 北方冷,冬天则去未名湖滑冰。北京湖面不少,但冰场其实并不多。北海冰场最著名,未名湖冰场应该是更著名了。每年冬天,中午吃完饭,就拿着冰鞋去未名湖冰场了。那时候天气比现在冷,12月1日未名湖南侧的小湖就已经冻上了。我就从那儿开始一个冬天的滑冰日子。然后到湖心岛南侧的比较窄的冰面。那时,靠博雅塔和一体的大湖面,冰还比较薄,中心也没有冻上。当然,即使是比较窄的冰面,冰也比较薄。速滑刀一路滑过去,裂缝就在后面追着冰刀跑。有人一个不小心摔在冰面,冰面承受不住,人就掉冰水里了。我见过这样的事请,但自己10年的滑冰生涯,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故事,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经常如履薄冰在薄饼上玩碎冰追奔逐游戏,但没有因此落水,也是吉星高照了。 滑着滑着,结识了几个滑冰高手,有职业速滑队的,也有职业冰球队的。跟着学了几招,还交钱报名参加了北京市业余速滑运动比赛。忘了是哪个冬天,但时间应该是1月20日左右,一个冬天最冷的时间。预赛成绩还不错,但一高兴,把决赛给错过了。等我反应过来,决赛已经结束了。不过,重在参与,当时虽然想要借此拿个国家级运动员的资格,但参加比赛胜负心不够强,比赛不在状态。也就只好快乐滑冰了。现在滑冰少了,冬天去高山滑雪了。春夏秋天也不游泳了,改为天天挥杆打高尔夫了。 写着写着,发现跑题了。还是回到正题吧。正题是与两位先生举杯共饮的故事。说的是和北京大学两位政治学家赵宝煦先生和李景鹏先生,也是我的亲亲老师,一起饮酒的故事: 赵先生1922年生人,李先生呢1932年生人。赵先生和李先生,都喜欢喝两杯。我从小也和爷爷喝一点黄酒,所以也有机会和两位先生喝几杯。两个人喝酒,有共同点,也有一个差别: 赵宝煦先生 先说同学们向老师敬酒。刚开始,大家当然向老师频频敬酒。先是大家一起敬,然后是大家分别敬。和先生喝酒,当然都是学生主动敬先生喝酒。 后来呢,先生们越来越高寿。赵先生比李先生年长十岁。先是赵先生,我们敬一下,就不敬了,怕赵先生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不过,赵先生一看大家不敬了,就给我们敬酒,然后他就干了。 李景鹏先生 李先生呢,年纪要轻十岁,但后来也是越来越高寿,虽然我们比敬赵先生多敬几杯,然后就自己喝了,不再对李先生实施车轮战式的敬意。李先生呢,一看我们不敬酒,他老人家就自己一杯一杯喝。 我是浙江人,小时候是自己喝,大家都是自己喝酒,很少敬来敬去。不过,到了北方后,很多人向我建议,不要自己喝酒,要别人敬了或者自己敬别人酒,才算喝酒了。自己干喝,别人以为你有什么事了。 于是趁人不注意,给李先生倒酒的功夫,我悄悄地对李先生身边,李老师,您怎么自己喝酒呢?李先生说,为自己喝酒。后来李先生不喝酒了,他说,为自己不喝酒。李老师怎么会是辽宁人呢?我觉得一看就是个浙江人,除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太像。此后,我也开始自己喝一点了,想喝就喝,自己喝。现在呢,为自己不喝,为健康着想,喝酒时候爽,喝完不爽。和学生们喝酒,我就喝水,喝酒方式呢,学赵先生,主动敬学生喝酒。有时候大家搞不明白,酒后饭余之后呢,大家争着要给我叫代驾,以为我真的喝了好多。所以,就气氛来说,只要学赵先生敬酒,就会很好。至于喝不喝酒呢,就学李先生,要喝时为自己喝几杯,如果不爽了,那就为自己不喝了,喝点水,喝啥都是酒。 不过,赵先生则的确是浙江人,他祖籍是绍兴的。和我真的是老乡,我呢,是浙江奉化岩头石门MAO家。蒋经国的外婆家就是岩头的MAO家,是从石门村开枝散叶出去的。 滑冰滑雪的照片以后分享,这里发一张金门高尔夫球场1号洞和球童的最后留影,关门了,估计开不了了。全国700多个球场关了400多个,还有300多个。不知为何,还需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