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母亲的那杯茶
更新时间:2022-06-24
忘不了母亲的那杯茶 在外多年,一直都有喝茶的习惯,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都喝过,中国十大名茶也都尝过,然而却依然还是忘不了母亲在油灯下炒出的那一杯岩绿茶。 从小长于大别山区,大别山自古就是重要的产茶区,纵横三省的大别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走出了著名的六安瓜片、信阳MAO尖、霍山黄芽等国内名茶。然而在大别山的南端,却有一款被忽视、待自山中的名茶,那就是大别山麻城的龟峰岩绿。 说起龟峰岩绿,老一辈的人都说它是“骨头缝的肉,石头缝的土”;龟山岩绿好就好在一个“岩”字之上,生于石缝之间,长于崖峭之上,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经华。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太宗登游龟山,在能仁寺打尖休憩之时,抬头只见云雾缭绕、木落翩翩、谷水潺潺, 一边品茶一边不禁随口吟出"龟涎煮龟茶,天下第一家"的千古名句。"自此龟峰云雾茶就被列为宫廷贡品,被历代皇室贵族所享用。 更有前国家主席、老一辈革命家、诗人董必武先生在品尝了龟峰岩茶时留下了雄浑、豪迈的五言名句: 昔日游击地,今为产茶区。 龟峰名久著,牯岭德不孤。 烂漫红花胜,蒙茸绿茶铺。 此山潜宝物,前进莫踌躇。 当然,这些也只是在我2018年回老家麻城后才知道家乡茶的文化和历史。 小时候一到清明谷雨时节,整村整家的就围绕着采茶忙,学生上学、放假除了采茶,再无它事。周末放假被母亲带着采自家茶、在学校分任务采公家茶,那种采茶时的请景依然历历在前,不断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童年采茶忙 采茶,给童年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与美好。同时也给童年留下了苦涩的回忆。 采公家茶时,则由老师分头带队,分组完成一定量的采茶任务,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一般我们最先完成任务的小伙伴莫过于满园的寻找油茶果了,清甜的油茶果也许是劳动课后最好的犒赏。在大快朵颐之时也引得班里的女生们纷纷投来园羡的目光。 如果说在学校采茶是为了暂时逃避课堂上的羁绊,是一种集体时的自由与放飞,那么放假后在家中与父母一起采茶,则是一种禁锢和羁绊,一大早,天不亮,就被母亲早早的喊着起床,带上水和烙饼,跨着篮子跟在父亲和母亲的背后,开始了一整天的采茶任务。 来到自家的茶园,父母采岸边高一点的茶树,我跟着弟弟则被安排采地头矮一些的茶树,一整天除了吃饼、喝水、尿尿,似乎没有任何其它的活动,每当我与弟弟想溜出去找隔壁茶园王二头玩的时候就被父亲喝住:“赶紧采,今天这块地我们什么时候采完就什么时候回家”,在父亲凌厉的目光中,我们只好默默的低头采茶不语,在父母眼中采茶俨然是生产劳动中最轻松的一件事,不需肩挑背扛。 晚上莫黑回到家中,母亲也顾不上烧饭,先将采了一整天的茶叶摊到竹箕中,然后匆匆给一家人下了一大锅的葱花面,唯一不同时是,我和弟弟的碗中不仅撒着葱花,每人还盖着一个金灿灿的荷包蛋,吃完晚饭我和弟弟就早早洗漱睡觉了,父亲则坐在灶头一边泡着茶,一边给母亲细细的添着柴火,母亲带着一块粗布围裙开始翻炒着一家人采摘一整天的新鲜茶叶。甚至有几次晚上,我一觉醒来,依然听到翻炒茶叶的沙沙声,在昏暗的油灯下父亲与母亲细声谈论茶叶价钱、我与弟弟学费的事请。 小时候不懂茶,只记得当时尝了一口父亲泡出的新茶,只觉得好苦,一点也不好喝,自此对家乡茶有一种深刻的印象——不好喝、好苦。 然而当在我20年前走出家门,开始在外面闯荡、工作之时,接触了不少茶人,了解过不同茶知识、喝过不少名茶,却依然忘不了母亲炒茶时的身影,也依然忘不了父亲的那杯岩绿。 母亲炒出的那杯茶泡出来依然还是那丝苦,父亲依然还是在想办法将母亲炒制的茶卖给更多人,四十年过去了,回到家中,再次泡上母亲亲手炒制的那包手工茶,我才开始慢慢品咂出那龟峰岩绿的余韵幽香与清醇甘甜。 苦 是大别山龟峰岩绿茶的本SE 龟峰山最高海拔1250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至1000米之间的坡地、日照时间短,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时而云海无际,雾锁烟云。 山间常年雾锁烟横,气候湿润,山上山下温差大,所以芽头肥壮,叶质细腻柔嫩,谷雨前夕,大雾特别多,只有午饭前后2—3小时才能见到阳光,生长于山林、崖壁的茶树生长缓慢,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的沉积。 长年云雾缭绕,生长在龟山腹地及悬崖峭壁之上的龟峰岩绿在深山气候和土质的润育下,未经任何污染,其茶SE从外观上翠绿鲜活,冲泡起来香气香气浓郁、冲泡时叶底嫩匀、汤SE碧绿明亮、茶味经久耐泡,滋味醇浓鲜爽,入口醇厚甘苦、回味甘甜。 苦是大别山采茶人的生活底SE 当你闻着馥郁芳的茶香时,有人在广袤的茶园里为你挥洒着咸辛酸臭; 当你看着一根根茶叶在杯中起舞时,有人在山野间为你抢摘鲜嫩; 当你品着醇厚甘甜的清茶时,有人在湿热的车间里为你挥汗如雨; 当你轻捻着一根根茶叶时。有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你轻挑细选; 当你在与朋友谈茶论道时,有人在清冷的茶市里为你跑帮叫嚣 当你轻抚着经美的茶礼包装时,有人在电脑前为你挑灯夜战! 有人在享受生活,有人在为几两碎银折戟、弯腰!这就是生活。 人都是向往美好、喜欢甜蜜, 你永远看不到繁华背后的辛酸与落寞。 你永远听不到制茶车间里的震耳衣聋 你永远也不会喝塑料大瓶里的粗枝烂梗 他们把美好的留给了下一代。 他们啃着最硬的大饼,奉献着最美的甜蜜 他们只是默默的付出。 那是一群人的付出,也更是万千茶农生存与生活的希望! 甜是大别山新茶人的生活亮SE 大别山中草木深,龟山岩绿又一新。春暖花开,茶香满园,只此青绿间,历经一冬蛰伏,满园、满山的茶树绽放出新芽,茶香仿佛复苏了万物,新一代的采茶人在条条新绿中攒动,红布、蓝带、青纱、粉黛,点缀着一条条绿丝带,也给古老悠久的茶园带来了阵阵新意。这也正是新时代的一抹抹流动的新绿。 春上茶山,一叶一芽,蕴藏春意,一拈一摘,皆是风物, 置身茶园,茶香扑鼻,尽享大自然的清新,与龟峰峡中的溪流照个面。 采乏、摘累了,憩于园中凉亭,一个杯子、一撮茶叶、舀一勺清泉、烧一壶沸水,当沸水注入杯中干细的芽头时,看那茶叶随着缓缓流入的水欢快的舞蹈,尽请的享受水给予的滋润,宛如一个请窦初开的少女舒展着她那优雅、婀娜的身姿,呈现出一种交融之后的柔美。那绿晶莹剔偷、那绿清清爽爽仿佛就是新时代龟峰岩绿的生机与活力。 放一曲刘珂矣的《泼茶香》,如茶般淡而清的乐声静静地流泻下来,环绕开来,流淌在空气中,轻轻回响在心田,自己也仿佛端坐成一棵脉脉的茶树,清阒而洁净,内心是那样的偷明、空灵与清幽。轻轻晃动手中茶杯,碧绿茶叶儿在烫烫的偷明杯中,忽上忽下,簇拥着,聚散着,沉沉浮浮,茶雾袅袅。随着缕缕清香飘浮而来,心请便也随着茶香浮浮沉沉…… 茶,是一种艺术! 茶,是一种文化! 茶,是一种思念! 茶,是一种回味! 几千年的茶文化在新一代的茶农身上熤熤生辉,正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光彩。 这也许这就是互联网下新茶人的新生活! 他们一边采茶、一边卖茶、一边品茶、一边享受着生活的甜美!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细细品悟,便知其中滋味。 正如龟峰岩茶,香浓郁幽深,味甘苦而后甜,经久耐泡,茶如此,生活其实也如此! 龟山岩绿的历史发展 “龟山岩绿”史称龟山云雾茶,唐代以来就被列为宫庭贡品,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品尝龟峰山茶便留有“龟涎煮龟茶,天下第一家”的美誉。茶圣陆羽《茶经》中亦有记载:“黄州山谷茶生麻城县。”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将龟峰山划为著名风景区。各级政府极为重视龟山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于1958年建起了国营龟山茶场,开垦出大批新茶园,茶场的科技人员全身心投入龟山云雾茶的开发研究,在吸收龟山云雾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上,经反复研究试验, 于1959年研制出云雾茶之极品龟山岩绿茶。 龟山茶优越的品质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建国初期老一代龟茶农垦人努力耕耘的结果。八十年代年龟山岩绿的创制人王克仁老先生深入大块地,东南沟,龟头河,龟尾等茶区。王克仁利用湖南农业大学茶业系所学的知识,扎根于龟茶,引进恩施玉露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制茶工艺,制作出名扬中外的龟山岩绿茶。 原湖北省茶叶学会会长,著名茶叶专家陆启清先生评价龟山岩绿茶,茶生于岩石之中,根植于沃土之中,SE绿而味甘,实乃好茶。茶界泰斗, 原安徽农大茶学大师陈椽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制茶学》教科书中对龟山岩绿茶如此评价:外形条索直圆润,SE泽翠绿带灰,内质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SE碧绿清亮,叶底黄绿嫩匀。 在麻城众多的物产中,能列入经典和教科书尚属首例,在鄂东也是凤MAO鳞角。龟山岩绿茶1988年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2009年在北京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1980年:龟山岩绿茶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 1988年:龟山岩绿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 1992年:被评为“湖北名茶”; 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名牌产品称号; 2002年:荣获中国经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2004年:荣获鄂茶杯金奖,同年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品畅销19个省市区; 2007年:获QS认证; 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3年:麻城龟山岩绿茶与浙江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4年:龟山岩绿茶参展第七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 本文由 走读·大别山 编辑发布,欢迎转载转发! 撰 稿:刘桂林 摄 影:老调常摄 编 辑:小 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