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当青年创业遇上百年咖啡文化
更新时间:2022-06-30
在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古巷,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怀揣着振兴咖啡产业的理想,返乡创业。 第一次创业开花店成功后,凭借赚取的“第一桶金”,二次创业的普洱市青年杨帆来到当地古老的历史街区寻找咖啡馆的店址,历史学专业毕业的他一眼便看中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三进院落。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杨帆想让每一位客人都感受到100多年前普洱本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气息。 这是杨帆开设的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戴家巷内的咖啡馆一景(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据资料考证,云南咖啡种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谈到选择开设咖啡馆的初衷,杨帆感慨:“普洱有三宝,然而除了普洱茶和石斛,很多人都不知道普洱也有历史悠久、品质良好的咖啡。” 6月24日,游客在杨帆开设的咖啡馆品尝咖啡。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杨帆选择咖啡产业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到电影《一点就到家》的启发。杨帆希望自己能像影片主人公李绍群一样,在传统的种茶道路上另辟蹊径,带动村民种植高品质的咖啡鲜果。 2021年,杨帆和创业伙伴一同创立一草巷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保护普洱老街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个经品咖啡加文旅的品牌。 6月24日,杨帆在咖啡馆制作咖啡。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与杨帆一样,普洱市创业青年杨鸿简也致力于在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技术基础上引入新思维。 作为“咖三代”,杨鸿简的祖父、父亲是普洱最早一批从事规模化咖啡豆种植的农户。杨家所在的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种出的咖啡豆质量高、投产时间短,但是受咖啡期货交易价格浮动的影响,咖农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这几年市场对于咖啡的热请不断升高。”杨鸿简说,要突破大公司在价格上的垄断地位,如何增加咖啡豆附加值是重点。 6月24日,杨鸿简在野鸭塘河谷庄园制作咖啡。 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带着从小对咖啡种植怀有的深厚感请,杨鸿简在2020年辞去教师职务,回到家乡打造咖啡和文旅结合的野鸭塘河谷庄园。 不同于父辈粗放的种植方式,为了保护庄园环境,杨鸿简和合作伙伴在开垦完的田边种上树木,既修复森林植被,又防止病虫害发生;增加日晒等咖啡处理方式,减少因水洗鲜果而产生的大量污水,改善周围河水水质。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野鸭塘河谷庄园咖啡田。(受访者供图) 大开河村独特的种植历史和环境,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专业人士来到庄园,帮助提升咖啡豆质量,义务为周边咖农普及咖啡果处理方式,讲解咖啡文化。 志愿者在野鸭塘河谷庄园挑选咖啡豆。(受访者供图) 2021年,通过与周边咖农合作销售高品质熟豆等产品,杨鸿简让咖啡的附加值大幅提高。 杨帆的咖啡馆临街而开,在窗户外面设几张高脚凳,顾客不用走进店里,坐在店门口就可以直接消费。“通过这种户外餐桌的设计,希望喝咖啡能像喝茶那样成为大众化的习惯。”杨帆说。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除了高品质的普洱茶,云南也可以产出高新价比的咖啡。”杨鸿简说。(记者郑博非、曹梦瑶、马淮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