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豆浆摊
更新时间:2022-11-21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何大齐 图 木玉 文 老北京人早上见面,第一个问候语就是:“吃了么您呐?”这是礼貌习惯,也是对吃的一种重视,北京人的早餐就体现了这一点。每天清晨,大街上遍布的早点铺或街边小摊儿,有很多品种可以选择:面茶、馄饨、炒肝包子、豆腐脑油条、豆汁焦圈、烧饼豆浆等等。但要讲吃饱、吃好、实惠、简单、大众、省钱,那就是烧饼豆浆了。 北方人最爱吃面食,而多种多样的面粉制品中,有一个重要的食物,就是烧饼。据记载烧饼两千多年前就有了,那时汉族人管西域来的人叫“胡人”,他们带来的东西也都带上了“胡”字,烧饼据说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的,当时叫胡饼。中原大地,盛产小麦,材料的丰富让胡饼的传播就擦上了翅膀。跨越两千年,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被烧饼的魅力所折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将自己做的胡麻饼寄给好友杨敬之时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虽是谦虚的在说,请好友尝尝我做的,和长安城内辅兴坊做的相似吗?却是掩不住心里做烧饼的高兴。 烧饼有多种多样,甜的、咸的、带馅儿的、夹肉的,但北京人早餐,最爱吃的就是芝麻酱烧饼。 它是用半发面做的,面揉匀后,在大案板上擀薄,刷上用香油搅拌均匀的芝麻酱,撒上些椒盐,加上小茴香碾成的细末,分成小剂子,每个饼坯捏紧口后整理成圆形,其中一面刷些糖水,(一是糖有些黏新,二是对咸味起中和作用),然后此面蘸炒熟的白芝麻,用手压扁,放入大饼铛,烙至两面金黄SE。烙好后的烧饼香味四溢,这时要拿起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层次分明,酱香扑鼻。卖烧饼的因为一锅要出很多个,所以这些烙好的,放在小筐里要分开,不能相互叠压,要不然热气不容易散发,烧饼就不酥脆了。北京人早饭吃夹肉的烧饼不太多,因为嫌睁开眼还没干活,肠胃都没运动,吃油腻的不舒服。但是那些要去卖苦力,为全家挣嚼裹儿的人,又必须吃“顶时候”的东西,这香喷喷的芝麻酱烧饼,就是首选了。 有了干粮,还得有汤水相伴,最佳搭配之一,就是豆浆。 那时豆浆都是石磨磨出的,摊主是头天就把选好的黄豆泡上,夜里两三点起来,用小石磨开始加工,将浸泡好的豆子分次放入,加适量水,豆子在石磨的充分碾压中,蛋白质更容易溶出,而且石磨含有的矿物质,和豆子营养天然融合,再经过过滤、煮沸,那真是口感细腻,原味纯正。清晨,一轮小车把家伙什儿都拉到固定地点摆放,一会儿客人就陆续来了。早上匆忙要去干活挣钱的人,到摊前一站,来一碗热腾腾,味香醇的豆浆,要两三个脆香有人的芝麻酱烧饼,两样东西一下肚,那立马就经力充沛,如同机器上了油一般。而小贩因为只以此两样食物搭配售卖,并不需要更多的作料,所以经营方便,就地灵活、售卖容易。他卖的豆浆都是在家熬好,装大桶里,底下有小火保温。烧饼有一部分是在家做好带来,顾客急要时给烤一下加热,如不着急也现场做,所以摊位周围等吃的人络绎不绝。在老北京早餐中,豆浆烧饼就是最简单、实惠的了。那真是:“晨起寻何物?豆浆香飘远。烧饼两三个,相佐胃肠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