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白菜到!底!是!什!么!(2)
更新时间:2022-12-15
图/《舌尖上的中国》 后来,种在江浙一带的菘菜,又重新遇到北方的芜菁,杂交出叶子又大,又卷心抗寒的“黄芽菜”。人们把黄芽菜重新引向北方,终于在乾隆年间闯出名号,变成一统北方餐桌的大白菜。 留在南方的菘菜也很努力,生长出肥厚的梗,变成了上海青、苏州青、矮脚青……等一系列青菜,与菜薹、菜心、塌棵菜等芸薹亲戚一同成为菜市场的头号势力,也把“小白菜”这个名字扎进了人们的心里。 这一家子的关系,现在理清楚了吗? 制图/鱼一条 白菜家族如此庞大,以至于不同地区的人聊起天来时常两眼一抹黑,最能统一认知的,倒还是长相最憨厚的大白菜。在北方,它的江湖地位不必多说;在南方,它也并不是平平无奇的背景板。人人都说川菜的特点是麻辣,偏偏就有“开水白菜”这样清淡的菜品登上国宴;江南婉约,有烂糊白菜的温柔,可冬天腌白菜的劲头一点也不输北方;粤菜经致,最善煲汤,对这种北方味道一样衣罢不能。 北炖菜南煲汤,烹煮白菜各有所长 冬日里的幸福感,莫过于天寒地冻之中独享一方小小的温暖,所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柔最动人心。然而我是个俗人,总觉得那火炉子上热的若不是酒,而是一小锅白菜汤,就更暖和了。 夜晚深寒,大雪将至,而锅里的汤汁已经“咕嘟”起来。白菜叶又软又嫩,随着开锅的气泡震颤着,再过一会儿,连帮子也要变得软烂鲜甜。锅里必须有豆腐,这是南北方人都能达成共识的,但用什么豆腐,又有些许不同——南方用白豆腐,细嫩鲜香;北方爱用冻豆腐,细密的小孔里吸饱了汤汁,更有滋味。 再复杂些的吃法,就很能看出南北方习惯的不同:北方最爱肥厚的口感,追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请;南方则风格多变,平添不少温柔。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名菜,其实“白菜猪肉炖粉条”才是更常见的形态。白菜清清淡淡的,可是特别能吸油水,还容易入味,粉条保证了汤汁的浓厚,搭配大块的五花肉,这样肥而不腻,每一口都不寡淡。 山东淄博,冬天必吃酥锅。汁水丰富的大白菜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锅中水分的主要来源,也为整道菜提供了鲜甜的底味。锅底放藕片,免得粘锅,然后铺上大白菜,接下来就是厚厚的一层猪蹄排骨五花肉外加机鸭鱼,海带冻豆腐也不可或缺。食材满满当当地放进锅里,早就冒了尖,可是不用担心,小火炖上几个小时,白菜出了汁,而肉已经熟至酥烂。趁热吃,是痛快吃肉的豪迈;放凉了吃,汤汁结成冻,就更爽滑醇香。 淄博炖锅,只要放了鲜嫩的大白菜,炖锅连水都不用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