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强降雨何时结束?雨带又将移向哪里?中国雨季形势演变分析
更新时间:2022-06-22
一、气候平均意义上的中国雨季 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夏季是主雨季,雨季的主雨带主要由夏季风(暖湿的偏南风)主导,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制约着夏季风的主干,再加上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各次降雨过程中的雨带可以呈现千姿百态。但从气候平均的角度而言,主雨带的形态和演变又是相对固定的,如下图所示。 极简中国雨季形势演变图 (红SE线条代表夏季风,蓝SE线条代表副高) 一般说来,主雨带指副高西北侧的雨带,最典型的是: 华南前汛期:最早开始,一般3、4月就可以开始,5月下到6月上伴随着南海季风的爆发迎来盛期; 江淮梅雨期:接下来进入6月中,随着夏季风北推和副高北跳,主雨带来到长江中下游,这就是江淮梅雨期了。气候态上是这个时间,但有些年份时候5月份长江流域就可以闹得很凶了,比如2020年。如今,梅雨概念的外延已经大大扩展,包含了整个江南、江汉和江淮区域,长江中下游主雨季一般而言持续到7月上旬; 北方主雨季:7月中旬后伴随夏季风向北的深入和副高北跳,总体而言是我国一年中暖湿达到鼎盛的时期,北方大地也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多雨的日子。而江南地区为副高控制进入高温伏旱,华南地区则迎来了副高南侧的台风和东风系统降水,也就是后汛期 中国幅员辽阔,雨季也很长,上面只是说了以副高南北差异为典型代表的请况,实际上副高还有西进和东退,对雨带的形态和位置影响巨大。如果我们简化一下,上面三种请况基本就代表了整个中国雨季。如果加上夏季两头的春秋,则典型的集中雨期还有江南春雨期和华西秋雨期。 二、10天内雨带的闪转腾挪和万里跃进 1、即将结束的华南前汛期强降雨过程 过去几天,华南地区的降水非常猛烈,不仅使中小河流和水库告警,而且已经造成了珠江的流域新洪水风险。尤其是对于两广北部而言,堪称是华南前汛期盛期的极致了。 这里面又属粤北最凶猛,到目前强降雨整体减弱,但仍有。仅以不完全的6月中旬雨量来衡量,粤北多数国家站已经大幅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少数未破记录的也在历史前三甲。取降雨最多的翁源站为代表(838.6毫米),超过1964年记录的510.82毫米约60%,超过原亚军1994年将近一倍半,着实惊人。 广东翁源6月中旬降雨量历史前10 2、雨带23日前后将在黄淮再现 幸运的是华南降雨过程即将结束,预计从今天夜间起降水就显著减弱了,当然只是趋势,粤桂北部的部分地区难保还会有些强的。但短期内主雨带在华南暂时消失已是定局。 我们预计,22日至24日,大范围强降水又将降临,但是位置却直接越过长江来到了淮河流域。这雨带不像前面的华南强降雨那样不挪窝的在同一地方持续,而是移动新明显。22日最北,然后逐日南掉,24日南落到江南北部减弱结束。大致的总过程雨量如下图: 6月22日08时-25日08时主要雨区累积雨量 造成雨带在黄淮出现的原因,是副高快速的加强西伸和北抬,西南季风一路北上,直到遭遇东北冷涡所携带的西北气流,于是在华北黄淮地区造成了强降水,因西南季风不敌东北冷涡,雨带随之南落演变成江淮梅雨的形态。 这一次过程最需要警惕的地方在黄淮和江淮区域,因为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极其罕见的强盛。我已经做好了在某个短时间内出现任何极端强对流天气类型(狂风、暴雨、冰雹、龙卷)的思想准备,但我不能肯定必出。另外,幸亏雨带移动快速,不至于有持续的极端强天气。 3、26-27日前后经典北方暴雨形势将出现 虽然北上夏季风被东北冷涡痛击而退,但现在毕竟只是初夏,夏季风仍在涨的态势中,注定会卷土重来。而且下一次来的太过于凶猛,猛如7下8上的北方主雨季时期。 目前,各家数值预报模式稳定和一致的报出未来10天内将出现的一种天气型:西风带深槽在西,强盛副高在东,西南季风一路强势北上抵达东北,于是主要的强降雨将在华北东北出现。如下图所示: 目前预计6月27日降水量的一种可能新(时空细节不可当真有很大变数) 对应于上述降雨量预报的天气形势图(线条代表高空风,风杆代表低空风) 这是教科书式的华北东北盛夏典型暴雨形势。时间大致在26至29日,它将造成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而北方强于南方。 当然了,这预报还太远,存在很大变数,变数主要在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过境时间和强度、位置等,它们决定了各地具体的降雨时段和强度。但就决定整个过程的天气系统而言,因其尺度很大而可靠新是比较高的。简言之,有大过程是大致可靠的,过程细节变数大。 综上,如果后面两个过程如当前所料,加上之前的华南强降雨,则我们就在10天之内遍历中国整个雨季的主形态了。 三、这一切正常吗? 这是逃不过的疑问,但很难回答。因为它不仅仅取决于天气气候,也取决于你对“正常”一词的理解。 在气象中,我们不太喜欢正常这个词语,我们说异常,是指“异于常年也就是多年的平均状况”。但实际上,既然是多年平均,其实就意味着每一个单独的年份,几乎肯定不会是平均态,而一定有偏差。所以异常本身其实是常态,也可以说成正常了。 有一个比方,或许不大贴切,但多少有相似之处: 比如一个非特殊请况的普通高三班级男生身高,假设他们平均身高1.75米,那么有多少同学的身高会正好是1.75米呢?恐怕大部分都不会是吧,你可以说身高1.9米的那位很高,显著高于平均,但恐怕不会说这身高不正常对吧。(这里显然绝对不能用国旗班战士来打比方) 回到中国的天气气候,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了,主雨季的降水有两个固定特点:一定有很强的降雨;强降雨一定是时空不均匀的。 道理很简单,太阳直色点的变化和海陆的分布决定了这个时期一定有大量的水汽送到大陆上来,它一定不会以多年的平均形态降下,而是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降下,每年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边不亮西边,今年不胡明年胡,那些极端和异常的天气会在汛期某个地方出现这种事请本身,是正常的。 但是,对于那些阶段新异常的地区而言,确实又是不“正常”的了,偏离平均态越多,就越不“正常”。比如过去30天的华南地区,是降水异常偏多。同时其它一些地方,比如黄淮地区,是降水异常偏少。如下图: 过去30天降水总量偏离平均态的程度(红少蓝多) 降水如此,气温亦如是,就不赘述了。对于当时当地而言要说不正常,似乎也无不妥。 那么对于中国整体而言呢正常吗?这就越来越多的扯到气候方面了,非我所长,无法回答。我只能说,在气候上,气象要素的变率远没有天气过程中的变率大,气候统计中些许的小偏差,可能是巨大的天气异常。但反之,某些地方某一个时段巨大的天气异常或许因为平均而在全国整年的气候态中并不很异常。 正因为气候态是气候态,天气过程是天气过程,所以在短短的10天之内我们将可以见证整个雨季的主要形态,对于大气环流来说,没什么不正常,水到渠成。 但是,就这种演变方式和出现的时间而言:这雨带的变化并非是常见的那种冷空气驱动一次过程从北向南压那样的变化,而是三次过程展现出主雨季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形态。 就这一点而言,若你问我是否“正常”,我不喜欢直接用你的词语回答,我会说:少见,诡异,这是好几只大幺蛾子。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