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讨厌的4种“茶文化”,是不是该扔进垃圾桶?
更新时间:2022-05-18
年轻人有多喜欢茶文化,就有多讨厌“茶文化”。 如果不够喜欢,就谈不上多讨厌。 这一届喜欢茶的年轻人,接受了科学的熏陶,在昂扬奋发的氛围下成长,有自己认知世界的角度。 他们祛了古人的魅,祛了外国的魅,祛了神秘主义的魅,自然也祛了茶的魅,对茶有开阔的理解。 他们既认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讨厌那些包装成“茶文化”的恶俗行止。 茶叶仙丹化 首当其冲的是茶叶仙丹化,在爱憎分明的年轻人看来,简直愚昧可笑。 茶叶仙丹化,拆开来,分为茶叶仙化,茶叶丹化。 茶叶丹化: 在一些人口中,茶成了灵丹妙要,包治百病。好像什么病喝茶都有效,言之凿凿。 比如说,某某茶是某某病的克星,某某茶舒筋活血,某某茶清理肺部,某某茶化解食毒…… 茶叶的本质属新是饮料,加个形容词,是健康饮料,长久合理饮用,有养生之效。 把茶叶当灵丹妙要,太难为茶了。 茶叶仙化: 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茶叶在解渴提神的好处之外,又有了经神层面的意义。从生活饮品,上升到经神饮品,是雅致生活的点缀。 文震孟在《长物志》里进一步认为,雅致生活,茶不可或缺。 “以供常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 现在有些人,把茶叶人格化,更有甚者,把茶叶神化,当作仙人。 凡人面对仙人,未免底气不足,自降尊严,成为茶奴,似乎诚心诚意地侍奉好茶叶,就能蒙赐提携,羽化登仙。 茶叶故事化 似乎无论什么茶,都喜欢讲故事。 有些故事讲得好,符合实际,或者至少有历史渊源,有东西可以讲,有知识有意思。 许多故事千篇一律,都是些陈词滥调,大讲特讲,好像不讲故事,茶就不好了,档次低了。 还有些茶,明明是新创的茶,没有故事可以讲,却非要编故事,跟某皇帝、某名人、某神仙扯上关系,以此来证明茶多么多么好。 编故事是常规做法,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还能征集故事,堂而皇之地“集思广益”! 好茶其实很简单,生态环境好,茶树管理好,做茶工艺好,用心做茶,自然出好茶。 大家用嘴喝茶,舌头知道好不好,不是用耳朵喝茶。 真要讲故事,不如讲怎么用心做好茶的故事,年轻人或许更感兴趣一些。 茶礼仪教条化 礼仪的核心应该是敬,不是泥古不化,不是条条框框,非此不可。 非要做某个动作,非要用某种手法泡茶,非要如此端茶,非要如此喝茶,才显得彬彬有礼,高雅有文化。 按古人的话说,这不是王道,是霸道,讲的这个“礼”,它不讲理。 不可理喻的事,年轻人很难喜欢得起来吧。 茶宣传恶俗化 恶俗的茶叶宣传,前几年比较多,为了博眼球,大搞新暧昧。 什么C罩杯美女用口唇采茶,爆Ru装采茶,高难度瑜伽动作采茶,还有模特穿着三点式比基尼泡茶,美女穿着丝袜用脚泡茶,等等。 这种新暧昧不是近年才有的,其实一直藏头露尾地躲在所谓的“茶文化”里,某些茶的故事里,采茶的少女,会将茶叶捂在胸间,竟然散发了奇香,云云。 文化的范围比较宽泛,可以是筐,但不能是垃圾桶,什么都往里扔。 对此,年轻人眼睛雪亮。 他们喜欢茶文化的雅,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不能雅到天上去,只见仙气,不见人。 他们喜欢茶文化的俗,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不能俗得没有边界,只见物衣,不见人。 那些愚昧的、粗滥的、恶俗的伪茶文化,或许能让人一时得利,伤害的却是整个茶业。 让年轻人喜欢茶不容易,让年轻人讨厌茶,却再简单不过。 “ 丹霄路断肝肠热,还忆茶瓯饮冰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