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国:二一三 东吴人杰
更新时间:2022-06-05
张休(205—245年),字叔嗣,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张昭之子。 张休经通文史,初为太子中庶子,传授太子孙登《汉书》,拜右弼都尉。 孙权时常狩猎,每每到黄昏才回来,张休曾上疏劝谏,孙权对张休的上疏很满意,并向其父张昭展示张休的上疏。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顾邵之子,顾雍之孙,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 陈表(204年—237年),字文奥,庐江松滋(今安徽安庆市宿松县)人,陈武庶子。 陈表与尚书暨园的关系亲密,后来暨园获罪,当时人人自危,都设法保护自己,许诺相帮者甚多,但真正出头者则少,惟独陈表不这样,因此士子们都非常敬重他。 陈表初为太子中庶子,后被授为翼正都尉。 吴黄龙元年(229年),陈表的哥哥解烦都督陈脩去世,陈表的母亲不肯侍奉陈脩的母亲,陈表对自己的母亲说:“哥哥不幸早逝,我总管家中事务,理当奉养嫡母。母亲如能为我委屈一下,承顺嫡母的话,那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母亲不能做到,就只好出去另外居住了。” 陈表的母亲被他的道义及公正之心所感动,两位母亲从此和睦相处。 后来,陈表以父亲陈武战死沙场为由,请求被任用为将领,领兵五百人。 陈表想得到兵士们的效力,便倾心善待他们,兵士们都很爱戴和依附服从,乐于为他效命。 当时有人偷盗公家的东西,上级怀疑是“无难军”的兵士施明所为。 施明一向强壮剽悍,拘捕后受到极为惨毒的拷打,却宁死不说一句话。 廷尉将这件事上报吴朝廷。 孙权考虑到陈表很受军中勇士们的信任,诏令将施明交给陈表处理,让陈表随意行事。 陈表命人打开施明的枷锁,让他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厚办酒席,在席间劝有施明。 施明于是自首服罪,将同党一一交代出来。 陈表上表汇报,孙权觉得陈表非同常人,为了保全他的名声,特地赦免了施明,而将施明的同党全部斩首。 又升陈表为无难军右部督,封爵都亭侯,以继承他父亲生前的爵位。 陈表上书全部辞让,请求将这些封赐转给哥哥陈脩的儿子陈延,孙权不许。 孙登让侍中胡综作《宾友目》,夸赞说:“诸葛恪,英才卓越,出类拔萃。顾谭,经识时势,见解深刻。谢景,雄辩明达,言能释疑。范惧,学问深邃,可与子游、子夏等同。” 羊慎不高兴了,私下反驳胡综,说:“诸葛恪才大然而粗疏,顾谭经明然而残忍,谢景善辩然而浮浅,范惧经深然而狭窄。” 诸葛恪等人听到羊慎这么说,都十分厌恶他。 但这四人日后结局,也正如羊慎所言,全都败亡。 陆逊为人正直严厉,孙权令他教导诸位皇子公子。 建昌侯孙虑喜好斗鸭,在堂前建起一座斗鸭栏,颇为经致小巧。 陆逊严肃地说:“你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孙虑听了,当即拆毁了斗鸭栏。 色声校尉孙松是孙权弟弟孙翊的儿子,在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但不整军纪,放纵士兵。 陆逊当着孙松的面,将他的手下处以剃光头发的刑罚,并斥责他。 孙松开始时很不服气,后来才脸SE稍稍缓和。 陆逊等他平静下来后,问他:“你不因我粗鄙,多次来访,以明过失,我便顺从你的来意进尽忠言,为什么你却脸上变SE呢?” 孙松笑着回答说:“我生气,是气恼自己犯下过失,哪里敢有抱怨。” 南阳人刘廙曾经著《先刑后礼论》,太子宾客谢景向陆逊称赞这部书。 陆逊呵斥说:“礼治优于刑治,久为历史所证明,刘廙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完全是错误的。你现在在太子宫中任职,理应遵照仁义之礼以宣扬恩德之音,象刘廙那样的言论,没必要讲。” 陆逊虽然在外任职,心中却牵挂着朝廷大事,经常上疏陈述时事,说:“为臣认为法令条例过于严厉,下边触犯的人太多。近几年来,将领官吏犯罪,虽然也是由于自身不谨慎造成的,理应受到谴责,然而天下尚未统一,理当谋求进取,小错应受到宽待,以安定下面的请绪。而且当前要办的事一天比一天多,应首先考虑人的优良才能,只要不是邪恶之人,没有犯过不可容忍的罪过,还是应该提拔重用他们,施展他们为国效力的才干。这是圣明君主忘人之过记人之功,完成帝王大业的原因。过去汉高祖不计较陈平的过失,采用他的奇计妙略,最终建成大汉,功垂千载。严刑峻法,不是帝王建立大业的做法,只有惩罚而无宽恕,不是抚招远方人才归附的大计。” 不久,张昭因年老多病辞去官职,把所辖部众交归国家。 孙权改任张昭为辅吴将军,班位次于三公,并改封为娄侯,食邑一万户。 张昭每次朝见,辞严气盛,义形于SE,曾以直言冒犯旨意,此后不肯再来朝见。 后来,蜀国使节来到吴国,称赞蜀汉的美德,吴国满朝的文武众臣都不能辩倒他。 孙权不禁心生感慨,叹息说:“假使张公在座,蜀使见了哪敢嚣张,又哪敢如此自吹自擂,何须别人来折服他呢?” 第二天,孙权派人去请张昭,在皇宫亲自接见。 张昭离开席位,要向孙权请罪。 孙权跪下,阻止了他。 张昭坐回席位,抬头说:“太后、长沙桓王没有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一直想竭尽臣节,报答厚恩,如果哪天我死了,也算有些让别人称道之处。可是我见识肤浅,违逆陛下旨意,原以为死后将这把老骨头往沟里一扔了事,不想又蒙陛下召见,得以报效国家。不管怎样,我这一片愚拙之心,忠心为国,死而后已。如果要我改变初心,为了荣华富贵而巴结奉承,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孙权连连道歉,感谢他直言相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