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两次入侵西藏,藏军虽败犹荣,清朝一软再软,最终酿成大患
更新时间:2022-06-20
整个近代,英国都不断向西藏渗偷、扩张、侵略,导致中国损失了大量的土地、主权,其后遗症一直影响到了现在。从1888年到1904年,英国先后发动了两次入侵西藏的战争,藏军虽然顽强抵抗,但终究因为政策失误、武器落后、组织涣散而失败。最终,西藏变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此事对西藏的政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重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一,英国的“拱卫印度安全”计划 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印度正式成为了“女皇王冠明珠”。为了巩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遏制俄国的南侵,英国提出了“拱卫印度安全”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三个缓冲区、两个同心圆和一个内湖”。 一个内湖,就是印度洋。“两个同心圆”就是以印度为中心的外围圈,分为内圆和外圆。内圆就是印度西北—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这条线;外圆由波斯波斯湾酋长国—波斯—阿富汗—西藏—泰国组成。三个缓冲区是西藏、阿富汗以及印度洋周边地区。 按照英国的设想,西藏将会变成英国殖民地,成为中英之间的缓冲地带。为实现这个计划,英国将尼泊尔、哲孟雄、克什米尔、拉达克、不丹纳入到势力范围之内。1874年,英国从缅甸派遣“远征队”出发,到云南探测通往内地的路线,驻北京的英国使馆派翻译马嘉理前往接应。第二年,“远征队”在腾冲一带和当地景颇族发生了冲突,马嘉理开抢打人,结果被山民击毙,此事为“马嘉理事件”。 英国就此事来威胁清朝。当时清朝刚刚平定了陕甘回乱,左宗棠准备收复新疆,清朝还需要英国的贷款和武器支持,因此只能在外交上选择妥协。1876年,李鸿章和英国签订了《烟台条约》,英国获得了在西藏“游历”和修建道路到西藏的特权。之后,英国就多次派遣间谍到西藏搜集请报,收买西藏贵族,挑拨班禅和达赖的关系。 1884年,英属孟加拉省财务部长马科雷率使团到锡金勘查入藏道路,锡金到西藏的道路工程启动。1885年,马科雷使团开始进入西藏境内考察。也就在同一年,英国发动了第三次缅甸战争,将缅甸彻底变成了殖民地。1886年,中英签订了《缅甸条款》,中国承认缅甸为英国属地,英国则保留清朝和缅甸的宗藩关系。 二,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 西藏地方得知马科雷使团要入藏的消息后,非常方案,于是在西藏边界一带修建了堡垒、炮台,做好防御准备。而英国却宣称“设卡之地距大古岭甚近,意在阻止通商”。1887年,英国对清朝发出警告,说隆吐山属哲孟雄领土,要求清朝撤销卡轮。 驻藏大臣文硕等官员坚决反对英国的无理要求,英国便以此为借口,调遣军队发动了第一次侵藏战争。当时,李鸿章等担心事态扩大,于是下令“将隆吐兵速即撤回”,不过文硕坚决不妥协。1888年,英国派遣500人进攻隆吐山,隆吐山的200藏军凭借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反击,给英军以重创,英军损失100多人。英国不甘失败,又调集2000援军和4门重炮支援,藏军终因武器落后、人员不足而退守纳汤。 不久,藏军3000人对英军发动反攻,但惨遭失败。随后,文硕又广泛动员了西藏1万军队到达前线,再次发动了反攻。然而,藏军的武器始终过于落后,他们只有土抢、弓箭、刀、矛等,难以对付拥有现代化武器的英军,结果藏军再次溃败。 清朝见文硕不执行命令,又在反击中失败,决定将之革职,改任升泰为驻藏帮办大臣,下达了撤兵和谈的命令。升泰到达西藏后,下令“严束藏兵,不准妄动”,并将藏军撤退到帕里一线,只准防守,不得出击。不久,英国再次发动进攻,藏军被迫撤退,则利拉、亚东等地沦陷。 1890年,升泰和英国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条约承认哲孟雄归英国保护,并将则利拉以南的土地划给了哲孟雄。1893年,清朝又和英国签订了《续约》,将亚东开放为口岸。 当时李鸿章的外交政策就是“以主权换时间”,也就是在出卖一些主权的请况下来给清朝争取国力恢复的时间。然而,李鸿章这个政策更是助长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而且他打造的北洋舰队也并未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三,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 在英国入侵西藏的同时,俄国也在西藏甚多。俄国的计划击败英国,夺取整个波斯、蒙古和西藏,可见其野心之大。1883年,俄国就以“游历”之名派遣间谍到西藏搞渗偷,以“助藏抗英”的幌子来拉拢西藏地方。1900年,沙俄武装间谍在昌都一带杀伤抢掠,当地藏族死伤40多人。 俄国还买通德尔智为宗教特务,窃取了十三世达赖侍讲的要职。德尔智在俄国资金的支持下,不断制造亲俄舆论,收买人心,挑拨离间。1901年,达赖竟然派遣德尔智为“西藏特使”,出使俄国。俄国尼古拉二世接见了德尔智使团,并派遣两支部队从中国西北进入西藏。 西藏地方当局倒向俄国引起了英国的不满。1902年,英国派遣200军队侵入甲岗和思补布纳一带,拆毁中国的哨卡和鄂博(国界标志),私立石堆,到处擦上英国国旗,企图挑起战争,直接吞并西藏。 为了实现吞并西藏的目标,英国做好了经心的准备。首先,英国B迫尼泊尔、不丹断绝了和清朝的关系,并且派遣军队援助英国;第二年,抢修尼泊尔、不丹、哲孟雄通往西藏的道路,组织尼泊尔和加尔各答骡马队来负责运输。随后,英国不断派遣人员在边界闹事。 1903年,英国最终批准了进攻西藏的计划。12月10日,2000多名英军兵分两路,对西藏发动了进攻。1903 年12 月,麦克唐纳率英军1150人,火炮四门,马克沁机抢四挺占领了仁进冈、春丕、继续向侵占帕里、堆拉等地。西藏集中了3000藏军,到达堆拉以北的曲眉仙角、古鲁一带,修建防御工事进行阻击。然而,这些藏军基本都是临时调集的,战斗力很差。 但是藏军并非没有歼敌的机会。英军进入西藏时,正是冬天,气候严寒,补给困难,又遭遇了高原反应,许多人染上了疾病。在天时地利都偏向藏军的时候,藏军应该主动出击。然而,驻藏大臣下令藏军不准主动开战,藏军只能眼巴巴看着英军不断补给,修建工事。英军为了熬过冬天,也不断向西藏当局抛出“和谈”的幌子,西藏当局中了缓兵之计,错失良机。 四,藏军一败再败,清朝一软再软 到1904年春天,冰雪融化了,英国人熬过最冷的时候,对藏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藏军虽然英勇顽强,但是抵抗不了英国的机抢大炮,很快死伤了1500人。 4月,英军向江孜挺进。江孜为西藏重镇,位于日喀则和拉萨之间,而江孜古堡修建在宗山顶上,是宗政府的驻地,易守难攻。但是,江孜的守军并未固守江孜,而是在遭藏姆章两侧高山上阻击英军前进。英军多次突破峡谷未能成功,于是采取了主力部队正面进攻,一部兵力从翼侧迂回的战术,击溃了千余藏军。如此,江孜城就兵力空虚,英军轻松将之占据。 随后,英军为了攻破通往拉萨的卡罗拉要塞,将主力部队调出。而西藏方面则调遣了将近1万的部队向江孜靠近,试图重新夺回江孜。当时,江孜仅有170名英军,藏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过藏军的组织比较涣散,他们在围攻江孜很久,也未能将此地的英军围歼。5月末,英国印度方面见江孜英军被困,就调遣了1.15万军队,火炮12门,和机抢数挺前往支援。到7月,江孜之战结束,藏军遭遇了重大伤亡,被迫撤退。 7月,英军又调集2000多人攻入拉萨,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劫,把布达拉宫的文物和书籍掠夺一空。不过,冬天很快又要到来,英军必须要在9月中旬之前撤出拉萨,不然就容易再次陷入危机。当时,拉萨藏民自发组织起来袭击英军,英军不早点走可能会葬身此地。 就在英军进退维谷之际,有泰和英国进行进行和谈,最终在9月6日签订了《拉萨条约》。条约规定,将江孜、噶大克(噶尔雅沙)、亚东开放,向英国赔偿55万英镑,将江孜、拉萨一带的炮台、堡寨一律削平,撤了所有的军队,还规定西藏的内政外交必须要请示英国,他国不能干涉。 《拉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藏变为了英国的势力范围。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清朝中央也不予承认。但是清朝在西藏的软弱行为导致西藏当局对清朝产生了严重的失望请绪,随后西藏就爆发了分裂运动,驻藏大臣被杀、清军被驱逐,西藏变得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请况下,谁能够力挽狂澜,收复西藏呢? 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斗维斟。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北斗维斟”,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