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无雨三伏天热不热了,农民常说“热在三伏(2)
更新时间:2022-05-05
另外在元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于立夏有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而这里的“夏”就是“假”的意思,指的是“长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到了这个节气春天的植物就要开始逐渐长大了。 因此说立夏到了,就意味着夏季到了,这个是不严谨的。而且在国内就算是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进入到夏季。原因是我国的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很大,所以各地的自然节律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现代的气象学上,对于夏季的划分是以候平均气温为标准的,当一个地方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就表示该地区夏季到了。而在立夏节气后,也就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夏季。 在立夏节气期间也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到了这个节气以后,蝼蝈和青蛙等动物就要开始鸣叫了。而接着蚯蚓就要开始出来活动了,它会帮助农民翻松泥土。之后还会看到叫王瓜的蔓藤植物开始疯狂生长。 今年夏天热不热?立夏农谚有预测 往往到了立夏节气以后,很多人最为关注的就是夏季热不热了。而在农村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就能大致地预测一下今年夏季热不热了。而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古人传下来的一些农谚,因为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 立夏无雨三伏热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立夏节气这天前后都是大晴天,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季会比较的炎热,尤其是在三伏天的时候会酷热难耐。 众所周知,在一年之中,“三伏天”是最热的,而“三九天”是最冷的。这也就是农谚常说得“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了。所谓三伏天就是指“头伏”、“中伏”和“末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