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美发 | 美容 | 时尚 | 减肥 |

桓温三次北伐,其中两次,在拥有绝对优势的请况下,却迟滞不前

东晋时期,有一位叫桓温的权臣。其出身算不上多么显赫,但也不是平常之家。其高祖是曹魏时期的大司农桓范,其父桓彝乃“江左八达”之一。

西晋灭亡,跟着父亲来到江南后,貌相伟岸的桓温成了东晋明帝司马绍的乘龙快婿,并逐渐成长为朝廷所倚重的、雄镇一方的封疆大吏。

桓温曾打着恢复西晋王朝时的大业,收复故土的旗号,三次率领大军,讨伐北方的少数民族割据政权,但都没能达到目的,或者说没能全功而返,留下了令人不解的遗憾。

桓温北伐(画作)

公元354年二月(东晋永和十年),桓温开始了他的以前秦(氐族建立)政权为目标的第一次北伐。

此时的桓温,掌控着荆州、雍州等八州的军政大权,威震四方。名为东晋臣子,实则拥兵自重的他,无异于一方诸侯。

朝廷的政令对桓温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乐意听,就听;不乐意听,就是皇帝也奈何他不得。

从江陵出发后,桓温的四万经兵,高歌猛进,一直打到灞上(今陕西西安东部),吓得前秦之主苻健逃离都城长安(今西安),藏身他处。

就在苻健以为长安不保,政权即将覆亡之际,桓温却对近在咫尺的长安,视若无睹。他停驻灞上,不再向前推进。

此举,令全军将士懵懂疑或,让当地的汉族民众不明何意。战栗不安的苻健,更是不知所以然。

苻健(画像)

一鼓作气,一次全力突击,就可能夺占关中,甚至有可能解决前秦政权,建立赫赫功勋!

可是,桓温没有按照常人的理解去做,只是在灞上逗留着,没有继续采取什么军事行动。

这时,有一位叫王猛的隐士出现在了桓温的军营之中。桓温接待了他,并与之交谈了许久。

桓温问王猛:“我率领大军到此,为的是解民于倒悬,可是关中的贤达、民众却不响应我,这是怎么回事?”

王猛看了一眼桓温,然后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将军,其中的道理不难明白。你虽然是远道征战而来,可是,长安就在眼前,你却止步灞上。

如此行为,关中的民众会怎么想?他们不清楚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何响应你?”

王猛(画像)

  • 上一篇:薛宝钗:娴雅端庄的大家闺秀,却是湿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