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蚊子可通过病毒定位人类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网

又到了蚊子倾巢而出的时候,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睡觉,都能得到蚊子的光顾。除了嗡嗡嗡讨人嫌,被蚊子叮包也让人抓狂,不仅奇痒无比,轻则红肿,重可致命。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团队在《细胞》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发现,一些靠蚊子传播的病毒,在感染宿主之后,竟然能通过调节宿主皮肤抗菌蛋白的表达,影响宿主皮肤微生物群落,导致特定的微生物大量繁殖,释放能吸引蚊子的气味。从数据上来看,蚊媒病毒的这一伎俩,能让围绕宿主的蚊子数量翻倍。据悉,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蚊媒病毒能通过这种方法促进自身在人群中的传播。

研究人员首先用寨卡病毒感染小鼠,然后观察伊蚊是更喜欢感染了寨卡病毒的小鼠,还是没感染的小鼠。统计结果显示,蚊子确实更喜欢感染了寨卡病毒的小鼠:70%的蚊子都被感染小鼠吸引走了,剩下约30%的蚊子去找没感染的小鼠去了。把寨卡病毒换成登革病毒之后,结果是一样的。这就说明,蚊子确实更喜欢被蚊媒病毒感染的宿主。

为了确定究竟是感染后的哪些变化吸引了蚊子,研究人员研究了温度、二氧化碳和气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确认确实是气味影响了蚊子的选择。团队收集了感染小鼠和健康小鼠身体释放的挥发新气体,经过分析,鉴定出422种化合物,其中有3种(苯乙酮、癸醛和苯乙烯)可以机活蚊虫的嗅觉神经系统,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苯乙酮。最终,也只有苯乙酮重复了前面70%对30%的实验结果,而且把苯乙酮涂抹到人类的手上,也能吸引更多的蚊子。

但哺Ru动物的基因组中不存在合成苯乙酮的酶,这又该如何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原来蚊媒病毒感染宿主之后,会抑制皮肤产生抗菌蛋白,导致芽孢杆菌大量增殖,释放大量的苯乙酮,招来蚊子,促进病毒的传播。

  • 上一篇:长岭禹稷合作社:鲜食玉米长势良好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