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知识 | 儿童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疾病 |

不要被“气”M住了

“气”是什么东西?

我国气功界、武术界过去都认为人体中有“内气”存在,但近三十年来,科学家曾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至今并未证实它独立存在,因此,现在许多气功界人士已不再说“气”而改说“气感”了。

“气感”是什么意思?

气感就是自我觉察从主观上凭空想象出来的气,其实是人的意识作用罢了。用此无中生有的“气”来解释拳理,只有解释者自己才懂,而受解释者是不懂的。武禹襄在他的《敷、盖、对、吞四字不传秘诀》中,对每一个字都是用气来作解释,可是他又紧接着说;“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经地位者不能全知,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可见他本人也知道用气是解释不清楚的,只是勉强而为罢了。因此,他们传艺总是强调要言传身教,以补文字解释不足,《十三势歌》中也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可这就害了那些不得其亲传的后人了。

拳经是前人练拳成功的经验总结,是他们有了功夫之后才写出来的,来自实践的理论,自然可靠可行。

不过,由于他们当时乏缺现代科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力学等)知识,不能用科学的道理和科学的语音说出来,无奈,便附会宗教界、中医界的“气”来说,加地文言文本身又存在不能具体详尽地说明事理的缺点,这样,便在有意无意中把科学的拳理、功法都湮埋在“气”中,局外人难以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由于“气”实际上不存在,人们对它当然无从捉莫,所以我们常说,如果本人缺乏练拳心得,纵有很高的语文水平,也难看懂拳经,这倒不是因为拳经深奥,而是因为里面设置了很多M魂阵——“气”。

比如“气沉丹田”一词,稍具生理知识的人便会问,气只能在呼吸系统内循环,怎能沉入丹田去?如果你说那不是呼吸的气,而是人体中的“内气”,这种气是维持人体一切生命过程的能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那么,他又追问了,推动血液循环是心脏涨缩运动的作用,怎能说是气?打破砂锅问(纹)到底,气便理屈辞穷了。

其实所谓“气沉丹田”,是指人体的放松自然状态,腹、胸、肩部放松,体内的肋、膈、五脏六腑都放松而自然往下垂注,使筋骨皮肉各安其位(一般人由于后天诸多原因的影响,腹胸部存在许多不应有的紧张病态),于是人的重心下降,腹内得到饱满充实(不是紧张),胸内感到宽舒。

一切,除了端正体态并解除一切不应有的紧张之外,余下的便是地心吸力的作用,与“气”何干?再说,拳经里在不同地方所使用的气字,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如“以气运身”、“行气如九曲珠”、“气遍身躯不稍滞”,无凝是说练拳要运气,可在另一处又说

“全身意在经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那么到底是运气对?还是不运气对?岂不费解。然而,当你练拳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明白,原来拳经两处所说的行功要领是一致的,前面“以气运身”的气,指的是意,行拳要用意不用力(拙力),才能在肢体放松自然状态下做到节节贯串,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要求。

这个“一动无有不动”,便是“行气如九曲珠”、“气遍身躯不稍滞”,的真面目。而后面“全身意在经神不在气”的气,指的是力(拙力),即运动不用意而用力,动作便不从心流畅,整句也是尚意不尚力的意思,可见同样是一个气字,这里指的力,那里指的是意,难怪武禹襄说,非懂劲后练到极经地位者不能全知了。

杨澄甫说气存在肉内骨外之间,因为他的放松功夫很高,松到肉与骨好像分离了似的,这样,骨是硬的,肉是软的,在用意不用力的运动中,通过肢体伸缩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便会感到骨肉不想粘连,骨与肉之间有一种流质物在流来淌去似的,这种物理的作用和生理上的现象,他无法解释,便误以为是气。当然,说是气固然不对,但功夫没有到此地步者还是说不出来哩!

我们前人由于不懂科学而说气,是可以理解的。而现在我们懂科学了(虽然还不是懂得高深),应该相信科学,不信玄学的气了,可是却有少数个别的“拳师”,捕风捉影,大售其“气论”,说练太极拳就是练气,练不出气来便不是正品太极拳,还说太极拳打也是用气打,气的威力无比,把气吹得神乎其神,玄上加玄,如此吹法,并不说明他懂,只能说明他不懂。

太极拳的拳理虽然高妙,特别是它采取松柔缓慢的运动以锻炼武术功夫为一般人所不易理解。但它是科学的,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它的功法要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用科学的道理是完全可以解说得清楚的。奉劝有志练好太极拳的朋友们,不要被“气” M住了。

  • 上一篇:夏季钓草鱼,守钓不如找鱼而钓,大草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