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不是太极拳的代名词
更新时间:2022-05-13
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快练的传统拳架,拳圈内人称“快架”,如杨班侯传给李万成的快架,其特点是姿势低,速度快等,打一趟快架在3分钟内一气呵成;亦称“用架”,如杨少侯传给吴图南的73式用架,其特点是短小实用,速度疾快,发劲冷脆等,练习一趟用架大约用两分半钟;也称“小快式”,杨少侯传给张虎臣的255式小快式,其特点是架子小,步伐快,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等。 在不少人的眼中,行拳走架的慢动作好像是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新,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 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经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不慢则不能松到位,不慢则找不到细致和完整,不慢则不好找运动规律,必须先慢练,在稳静的状态中周身松开,节节贯穿,处处动作找弧线、圆圈和理顺内在气息,调整虚实、开合的变化。 太极拳明师浦汉健在《有感于我的太极拳观》一文中说:“‘杨无敌’当时打的太极拳是不是现在流行的慢架子呢?不是。现在的慢架子主要是传统太极拳中练内功的一种方法,是教给初学者或非入室弟子的。传统太极拳还有一套快拳,包括低架、散手、劲法等,除个别入室弟子,一般不对外传。杨式太极传人董英杰在香港就传授过快拳并有著作出版。吴式太极也有快拳,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马岳梁大师公开,并有多种版本出版。”还说:“太极拳是以快拳而成名,以慢拳普及。 近百年来,文人们千方百计试图用慢架子的练法用解决技击上克敌致胜的做法是徒劳的。”他还在《太极散手阐秘》文中说:“要说真正会太极拳,就得看能不能技击;如果连基本概念都不懂,连快拳、散手、势法、劲法都不会,那肯定是假牙。” 有一位太极拳前辈说:“快练拳架也是杨家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之一,过去杨少侯、杨澄浦等人也都打快架。虽然名称和次序多数相同,但快架不是慢架快打,不可混同快架与慢架的区别就是练拳速度,快架的风格、整式作用与打法要点都与架快不同。比如:慢架的五子诀是静、轻、慢、切,恒,而快架的五子诀是静、轻、灵、切,恒,一字之差就不好练。” 太极拳名家吴文翰在《杨派太极拳支系繁衍请况概述》一文中说:杨派太极拳的技击快架,是“节奏明快、轻巧紧凑、发劲刚脆、姿态优美的小式”,与慢架不同之处“一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生、进退影随”,“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练法仅需5—10分钟,是一趟难度极大以快为主,又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快拳”。行架中,“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狂飚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如离弦之箭”。 太极拳名师张汉文在《杨式太极技击架没有失传》一文中说:“杨式太极拳的技击拳架只传给自家子弟和部分门徒。这种技击架子就是杨式太极小快式,有人称之为‘快拳’或‘快式’, 现在世称杨式太极快拳。” 从拳史来看,传统快练拳架是将太极拳用于技击练法特点凸现出来的珍希拳架,很少人会练,频临失传,近年来又给散落在民间的传人重整出来。为了把沉淀的瑰宝重放异彩。互联网上有版本不同的杨式太极拳快架视频,我看了的感觉是:这些快架视频多是慢架快打,没有把杨氏太极拳快架的劲法劲路、气势、特点、风格、结构等打出来。 所谓慢架快打,就是在慢练功架的结构上改编了一些动作,把打拳速度由慢变快的练习,基本东西是慢架的没有变。把架子单是打得较快而已,没有快练用架真太极的内涵技术。快架的练法和技术要求、特点风格是与慢架有所差别,不单体现在行拳走架的速度,还有身法、步法、手法、劲法、劲路等,比如劲类,快架多用诸如短劲的击打劲,大架则多用诸如长劲的掷抛劲。 编辑:小七 来源网络,转载旨在分享,侵权联系处理。 【重磅推荐】 ▼ 拳友评陶然东篱太极服:质量很好,颜SE搭配好看,做工经细,清爽靓丽,夏季必备。太极人总得有两件像样的太极服,好的太极服商场专柜动辄上千,大拳师陶然东篱短袖太极服价格合适,质量好,偷气新佳,太极人夏季首选!马上下单吧~ 点亮这里,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