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村融合”为盘龙果东村撑开“金伞伞”
更新时间:2022-04-10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春风微拂,阳光明媚,当一朵朵饱满的羊肚菌纷纷破土而出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带着专业技术,来到盘龙区阿子营街道果东村羊肚菌大棚实地“探亲”。 这份亲请,始于羊肚菌,续于羊肚菌。一院、一村带来的“院村融合”正推动小小菌伞蜕变为果东村民的“金伞伞”。 2014年,果东村委会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TUO贫出列。通过一次次“火塘夜话”和取经实践,果东村委会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果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成立昆明致富生态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组织+农户+企业”的形式种植羊肚菌。 2018年,村委会实施羊肚菌连片示范种植项目,种植面积98.3亩,实现产值约80万元。 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下营养包,气温在多少度要注意浇水和通风……在种植户李永琼家的大棚里,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仔细观察着羊肚菌的生长环境,详细询问土壤、水源、菌种、菌丝、培养基、营养包、气温、日照等请况,以及去年的产量和销售请况。“院村融合”以来,省农科院食用菌种植专家团队多次结合专业技术优势,到果东村开展有机绿SE食用菌培植指导,为果东村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这里的森林面积有两万多亩,2020年入选云南省第一批森林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特别适合种植食用菌。借助盘龙区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信心,果东村发展有机绿SE食用菌大有可为。”省农科院专家这样认为。 李永琼说:“2018年我们开始种羊肚菌,最初没有经验,只能做到不赚不赔。2019年区农业农村局和驻村工作队帮忙联系到省农科院的专家,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羊肚菌原种,还教给我们如何种植。前年开始产量就逐步提高。这几年靠着种羊肚菌,家里的收入是以前的3倍多。” 作为果东村最早的一批羊肚菌种植户,李永琼夫妇有4年的羊肚菌种植经验,经过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和他们不断探索,他们种植的羊肚菌从亩产不到七八十公斤,到如今每亩收获120多公斤。他们种植羊肚菌越来越有信心,2021年还被阿子营街道评为“致富带头人”,不少乡亲找到他们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 “引进菌种的第一年,每亩羊肚菌种苗成本约为4500元,从2019年起我们通过区农业农村局联系到了省农科院,通过直接购买把每亩菌种成本降低到2000元。以此带动更多农户通过种植羊肚菌或其他食用菌实现增收致富。”果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曹有坤说。 为了能“亲上加亲”,省农科院、盘龙区农业农村局和果东村委会还通过三方合作,积极探索研究果东村有机食用菌种植的可行新,包括种植技术、种植品种等,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果东村大力支持,形成食用菌生产循环链,让果东村一年四季都有食用菌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