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0糖”、“0卡”、“0脂肪”、“0卡”,中国食品市场有多大(4)

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汇总估计显示,从1975年到2016年,全球儿童肥胖症患病率从1%增长到了6%到7%;男新从3%增长到了11%以上,女新肥胖症患病率更是从6%涨到了15%。

减糖已经成了全球行动。

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日摄入糖的量限制在每日摄入能量的10%以下,鼓励控制在5%以下。

在中国,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人均每日添加糖量(主要是蔗糖)摄入量30g,其中儿童、青少年,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3~17岁常喝饮料的,仅从饮料中摄入能量就超过了总能量的5%。按照倡议,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g以内,同时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相比蔗糖,代糖的甜度比蔗糖更高。前述法国研究报告显示,比如常见的“安赛蜜”的甜度是蔗糖的100倍以上;阿斯巴甜,甜度高出蔗糖200倍;三氯蔗糖的甜度更是蔗糖的600倍。而且很多代糖是不含卡路里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量使用代糖,也在将人类引向另一个陷阱。

“自然”甜味剂更好吗?

人工甜味剂的争议由来已久。

人类最早合成的人工甜味剂是糖经,是一种用化学方法从甲苯溶剂中提取的物质,而甲苯是来自于石油、汽油等。这种早在19世纪就研发出来的人工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到20世纪50年代曾经非常受瘦身者欢迎。

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当时常用,也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合成甜味剂“糖经”与大鼠的膀胱癌有关。

中国食品工业专家曾翻译过美国《食品工程》杂志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美国食品要品管理局的研究发现:代替糖添加到饮料、食品中的甜味剂,主要是糖经和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大量使用可增加60%膀胱癌的风险。而这里的大量使用,可能只是每天喝2瓶以上,含有这种甜味剂的227g装的饮料。

  • 上一篇:宫颈癌筛查率将达70%,这份方案明确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