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生活 | 老年 | 男性 | 女性 | 运动 | 保健 | 饮食 | 预防 | 科普 | 儿童 |

从越窑到建盏,再到紫砂,来看看紫砂的“上位之路”

沏茶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对茶具选用也发生变化,这在我国古代发生过多次。

从唐代煎茶,到宋代斗茶,再到明代泡茶。

这数百年的饮茶史,也是紫砂的上位史。

今天就给大家讲述历代沏茶方式的改变对紫砂壶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唐代

唐代茶具以青瓷碗为最佳,原因是唐代中期蒸青制茶法出现了。

▲“蒸青”制茶法的器物与技术还原

西汉以来加调料煮茶的方法也逐渐被废,改用陆羽提倡的"庵茶"法

"庵茶"法就是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

在唐代,庵茶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宫廷中也用此法饮茶。唐佚名的《宫茶图》就描绘了宫廷中用庵茶法冲饮的画面。

▲《宫茶图》

从采茶、制茶、贮藏到煮水、用水、饮茶,都有一套极为讲究的方法和用具,以求得到茶之真味。

蒸青茶烹煮后,茶汤呈绿中泛红,用釉SE青绿的瓷碗盛放,茶汤就显得冰清玉洁

▲越窑秘SE瓷高足海棠杯

所以茶圣陆羽说"邢不如越",即是说饮茶,邢窑的白瓷碗不如越窑的青瓷碗

▲ 邢窑 花口盏

二、宋代

宋代制茶仍是蒸青法,但宋代人饮茶却改用黑釉茶盏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原因是宋代盛行"斗茶"黑釉茶盏便于观察茶SE,显现白SE茶沫,因而成为斗茶者的首选。

▲赵孟頫 斗茶图

斗茶胜负的决定标准,一是汤SE、二是汤花。

汤SE即茶水的颜SE,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者则稍逊。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有两条标准:一是汤花的SE泽。

由于汤花的SE泽与汤SE密切相关,因此汤花的SE泽也以鲜白为止;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斗茶流程

宋人蔡襄在《茶录》中说∶"茶SE白,宜黑盏。建安新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SE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茶家自不用。"

▲斗茶示意图

三、明代

明代制茶改为炒青绿茶

▲炒青

洪武年间,朝廷曾下令禁止制造贡茶,此后贡茶团饼除了在边境交易中用以易马之外,逐渐停止生产,因此明朝成为散茶(即叶茶)独盛和全面发展的时期

饮茶逐渐由煮饮改为沸水冲泡,这是中国饮茶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又引起了茶具的演变。

▲《煮茶图》

许次纾《茶疏》说∶"茶瓯古取建窑兔MAO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

这段话是说古时斗茶适合用建盏,但现在,纯白的茶盏为首选。

▲定窑白釉莲纹花口高足杯

四、明代中期以后

明代中期以后,又兴起用茶壶泡茶。原因是:

1、用壶泡茶比盏更宜于保暖;

2、有利于防止尘埃落入;

3、茶壶的密闭新优于茶盏,可以保持茶香不易散逸。

故用茶壶泡茶很快得到推广,并成为风尚。

宜兴紫砂壶就是在顺应人们用壶沏茶的习俗中出现的,并以优良的宜茶新能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并沿用至今。

▲明 时大彬 菱瓣圆壶、扁圆壶

明代万历年间,紫砂名工辈出,各怀绝技,特别是明万历年间名艺人时大彬的出现,标志着紫砂壶艺的成熟

从唐代的越窑青瓷,到宋代的建盏黑釉,再到明代的紫砂壶。随着沏茶、饮茶方式的演变,紫砂壶一步步成为茶人的首选,并因为其优越的宜茶新,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 上一篇:那么多粮食,为何高粱被称为酿酒之王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