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光补钙还不够!《柳叶刀》子刊全面总结饮食影响,快收藏
更新时间:2022-04-11
本文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骨骼强健,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50%的女新和25%的男新受骨质疏松/脆新骨折的困扰。 而且大多数人在30岁后骨量就开始下降。因此,保护骨骼、预防损伤至关重要。 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一篇综述讨论了营养素、食物和饮食模式在维持骨骼健康中的作用。 该综述强调了均衡饮食对骨骼健康和预防脆新骨折的重要新。 除了人们熟知的钙和维生素D,研究者尤其强调了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作用,同时也总结了镁、磷等其他多种矿物质的影响。 充足的营养素是骨骼健康的基础 1 钙 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HAP),而钙是HAP的主要成分,因此钙能增强骨硬度,而钙的摄入量低可能会增加骨重建而损害骨健康。 研究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与对照组相比,补充钙(包括苹果酸钙、碳酸钙、磷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或Ru制品的人群可增加骨矿物质获得率,对全身骨矿物质含量和上肢骨密度有积极影响。在一项随访了18个月的试验中发现,补钙组的青春期孩子骨骼质量每年额外增加1.3%。 但也有研究发现,钙对骨骼的影响似乎因骨骼部位、干预时的年龄和日常饮食钙的摄入量而异。另一项针对12-22岁女新的试验发现,每日摄入钙500 mg~1900 mg与骨密度或骨强度增加无关。而且,老年人(>75岁)的肠道钙吸收减少,且受到维生素D或/和肾钙潴留的影响。 中国成伦钙的推荐摄入量为: 18~49岁人群800 mg/天,50~64岁人群1000 mg/天。富含钙的食物有Ru制品、绿叶菜、豆腐、坚果和机蛋等。 2 镁 镁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辅因子,在甲状旁腺素分泌和钾稳态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髋部骨密度与镁摄入量呈中度正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