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豆腐作坊已经传了130多年(2)
更新时间:2023-01-10
刚做好的豆腐。 “豆腐”与“头富”谐音,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富贵的心愿。进入腊月,磨豆腐是很多地方的年俗。仪征新集镇联盟村高庄组一户豆腐作坊,最近每天都要帮20户乡邻磨豆腐。这个作坊,已延续了上百年的乡愁年味。 一入腊月磨豆腐就得排队 前天一大早,联盟村的村民孙女士拎着15斤豆子赶至67岁的赵习琴家排队,等着磨豆腐。“腊月一到,她家天天有人排队等着磨豆腐。”孙女士说,磨豆腐成了乡邻一个重要的年俗,如果腊月不磨豆腐,总觉得过年少了一些味道。 “平时卖豆腐,一入腊月就只干代加工。”赵习琴说,豆腐作坊里只有她和丈夫两人在忙,一天最多也就帮20户乡邻加工豆腐,每户都是20斤左右的豆子,加工后拿回去,够每家每户一个春节吃的。 豆腐作为扬州百姓饭桌上的家常美食,逢年过节少不了它。赵习琴表示,他们还是坚持从祖辈一直延续下来的豆腐手艺,选豆、泡豆、磨碎、晃包、煮浆、点卤、入豆盘、压盘、打刀……十几道工序。 “一直用的点卤手艺,卤水豆腐,久炖不碎。”赵习琴说,磨豆腐是一个细活,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偷懒。因此腊月里每天凌晨3点多,他们就要起来忙碌,有时一直要忙到深夜。 磨豆腐手艺已延续上百年 “她家的豆腐坊,有130多年的历史了,传了四代了!”谈及赵习琴家的豆腐作坊,村民凌先生说,赵习琴夫妻俩从事豆腐坊营生已40多年,他们都是吃着赵家做的豆腐长大的。 谈及家里豆腐作坊的历史,赵习琴说,豆腐坊是祖辈的营生手艺,传到自己手里时,家中还是以前的石磨,也就是近一些年,磨豆的工序用上了机器,人也省力的多。 “晃包、煮浆、点卤这些工序,全凭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手感。”赵习琴说,也就凭着手上功夫,才能够掌握点卤的量,才会保持住豆腐的口感和多年不变的乡愁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