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仙子没有忘记你的牙(2)
更新时间:2022-05-23
牙齿在口腔内露出的部分叫牙冠,其表面是牙釉质,号称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如上图所示,当我们把牙冠剖开,可以看到被牙釉质包裹的牙本质,以及藏在牙本质里的牙髓。若将牙齿视作珐琅器,那么牙釉质就是珐琅,牙本质则为胎体。 实际上,牙釉质的诨名就叫珐琅质。 牙齿上最坚硬的部分 “牙釉质”和“珐琅质”都译自英文单词“enamel”。Enamel一词形成于中世纪,被当时的西欧人用来指代“涂覆至金属或陶瓷等器具上的玻璃质材料”,也就是珐琅/搪瓷。(你也可以把它当动词用,意为“上釉”。)Enamel在法语中叫作“émail”。进入18世纪后,法国人开始用émail称呼“牙齿上最坚硬的部分”,即牙釉质;“enamel”也就逐渐多了这层含义。 不过,人类认识牙釉质的时间,要比给它起名enamel早两个世纪。 随着文艺复兴在欧洲掀起一轮轮新思潮,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领域开始了革命,其中也包括牙科学。 1530年,世界上第一本牙科治疗书籍出版,其作者是德国牙医阿兹尼·布赫莱因(ArtzneyBuchlein),书名为ArtzneyBuchlein:widerallerleikranckeytenundgebrechendertzeen,译作中文则为《各种牙科问题》[3]。 ArtzneyBuchlein:widerallerleikranckeytenundgebrechendertzeen[3] 1563年,人称“牙体解剖学之父”的意大利解剖学家巴托罗梅奥·埃乌斯塔基奥(BartolomeoEustachio)在其开宗之作《牙齿小书》(LibellusdeDentibus)[4]中介绍了牙本质和牙釉质,并将它们比作“橡果和橡果的壳”。《牙齿小书》共有30个章节,记录了关于牙齿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发现,被认为是第一本详解牙齿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专著。 列文虎克——如今以形容词的姿态风靡全网的荷兰最强观察者——曾于17世纪借助能放大数百倍的自制显微镜观察牙齿结构。1677年,这位与巴斯德共享“微生物学之父”美名的“显微镜教父”绘制了牙釉质的显微草图[5]。 |